 |
您现在的位置:全部图书 >> 收藏鉴赏 >> 甘肃文物菁华 |
|
 |
> 甘肃文物菁华
|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
作者:
|
编著: |
开本: 16 |
出版时间: |
印次: 2006年3月第一次 |
所属类别:收藏鉴赏 |
ISBN: 7-5010-1881-2/K·987 |
|
相关重要内容预览:
|
定价: RMB 350.00 |
|
|
|
|
内容提要
这是第一本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甘肃馆藏文物珍品的图册。它从酝酿策划、遴选文物,到编辑成书,历时三年之久。
20世纪90年代初,根据国家文物局摸清家底的要求,甘肃文物部门抽调专家开展了全省文物系统馆藏一级文物的遴选工作。这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十分艰巨,先后历时五年,从90余家收藏单位的42万余件文物中确认一级文物1754件。之后在2002年开始的全国馆藏文物信息化建设试点中(甘肃为全国4个试点省之一),我省又进行了新一轮馆藏文物鉴定工作,共确认三级以上珍贵文物11万余件,其中新增一级文物1486件,使甘肃一级文物的总数达到3240件。这个数字排在了全国的前列。尽管鉴定工作十分辛苦,但专家们热情极高,常常因发现“至宝”而激动不已。许多专家提议,甘肃古代文化灿烂辉煌,文物遗存十分丰富。尤其是馆藏文物,95%以上来源于本省范围内的科学发掘或有准确的出土地点,历史连续性强,时代缺环少,品类齐全,具有鲜明的西北地方特色和丝绸之路特色。如果能从这些文物中精选一批珍品编辑成册出版发行,这对展示甘肃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推介甘肃独具特色的文物瑰宝,提高甘肃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扩大和促进甘肃的对外开放,推动甘肃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无疑是一件大好事。由此,我们萌生了编辑出版《甘肃文物菁华》的想法,并且很快得到各方面的认可和支持。从2004年上半年起,我们组织省文物鉴定委员会的部分专家,开始对全省各文物收藏单位的珍贵文物进行遴选,经反复对比和研究,共选定346件珍品,精心拍摄了照片,配置了文字说明,撰写了概述和各类别文物的简述,使得《甘肃文物菁华》得以尽快成书并付梓出版。为此,我们谨向所有为本书编辑出版而出谋划策、辛勤工作、提供支持和方便、做出各种努力和贡献的单位和人士,致以深深的谢意!
甘肃地处我国黄河流域与西部及中亚地区的结合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通往西方的重要门户和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冲。大量史迹和以大地湾为代表的考古发现证明,甘肃是中华古文化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甘肃文物菁华》的宗旨,就是力图通过这300余件精品文物的图片、说明以及概述和各类别文物的简述,尽可能反映甘肃历史文化的这些特征。本书将形制古老、色彩艳丽的“陶器”放在了第一部分,意在昭示这块神奇土地悠久的人文之光,充分显示远古时期甘肃发达的农业文明。进入青铜时代以后,甘肃呈现出农业文化与畜牧文化相结合的特点,齐家文化、四坝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器,可以说明甘肃是我国最早出现青铜器的地区之一。稍后,甘肃成为周秦文化的发祥地。从公元前2世纪的汉帝国开始至公元13世纪的蒙元乃至明清,历代中央王朝无不锐意经营、全力以赴地开拓并直接控制甘肃。大量出土文物见证了汉晋隋唐是甘肃历史上最强盛、最辉煌的时期。历史是多元的。来自中原的文物,来自域外的文物以及来自西藏的古代艺术品,不仅反映了甘肃特殊的地理位置,也可以从中找到各种文化交流的轨迹。隋炀帝在河西走廊召开二十七国博览会,玄奘西天取经,蒙元时期阔端、萨班凉州会盟的历史记载和美好传说,更成为丝绸之路历久不衰的话题,所有这些都有出土文物得以佐证。
悠久的历史,一代代的文明给甘肃留下无数璀璨瑰丽的文化珍宝。出土文物资料的丰富,使得甘肃文化遗产领域产生了敦煌学、长城学、简牍学和藏学等世界性显学。这是甘肃悠久历史的精华和亮点所在,是甘肃人民的荣耀和骄傲。中国文化历来讲究器以载道,物以承文。甘肃文物凝固了历史变迁的足迹,折射了人类进步的历程,承载了文明发展的轨迹,反映了社会前进的脚步。本书除力图通过300余件文物精品反映甘肃的悠久历史和发达文明外,还试图着力从文物的产生、衍变入手,来阐释文物的价值和意义;从对文物的探索、认识,来努力概括今天的学术成果;从对艺术品的分析,激发读者对美的认知和追求。可以说,本书的编印是众多专家、学者智慧和专长的结晶,是学术与鉴赏的完美结合。我们的目的是让世人了解甘肃的昨天和今天,认识甘肃各族人民的传统和精神, 从而激励子孙后代以赤子之心去保持和发扬这种优秀的传统和精神。当然,限于篇幅和水平,我们虽然尽力去做也想力求完备,但仍难免有遗漏、差错、不足和缺憾。比如,许多精美的石器时代石器、佛教典籍、绘画、钱币、漆器以及近现代文物等,都没有入选。这只能等待以后有机会时加以弥补了。我们相信,好的文物图书也能和文物本身一样,跨过时空界限,达到世人共享的目的。文物作为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载体,对弘扬民族精神,激发人民群众创造新的生活,追求更加美好的未来,具有特殊的启迪、教育和激励作用。无论多么珍贵的文物,只有通过保护、研究、向社会开放展示,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服务于社会的作用。相信看过这本《菁华》后,您会进一步认识甘肃这块古老而神奇的热土,也会为把这块热土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而不懈努力!
|
|
目录
陶器………………………………………………………………1
Pottery Ware
玉器………………………………………………………………53
Jade Ware
青铜器……………………………………………………………75
Bronze ware
瓷器………………………………………………………………120
Porcelain ware
金银器……………………………………………………………146
Gald and Silver ware
木器………………………………………………………………166
Wooden ware
壁画砖……………………………………………………………194
Fresco Brick
简牍书画…………………………………………………………212
Slat ,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佛教文物…………………………………………………………248
Buddhist Relics
杂珍………………………………………………………………295
Miscellaneous Object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