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全部图书 >> 综合美术 >> 魂系蓝天:陈应明航空美术画集 |
|
 |
> 魂系蓝天:陈应明航空美术画集
|
出版社: 国防工业出版社 |
作者:陈应明
|
编著:魏刚、廖新华、李硕果 |
开本: 12 |
出版时间:2012.04 |
印次: 2012年4月第一次 |
所属类别:综合美术 |
ISBN: 978-7-118-08105-3 |
|
相关重要内容预览:
|
定价: RMB 270.00 |
|
|
|
|
内容提要
序
陈应明先生是中国航空画的开拓者和当代泰斗,几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致力于航空画创作与教学,发表了大量作品,带教多名学生,硕果累累。
绘画,是造型艺术的一种,是用色彩、线条把想象中的或现实中的物体形象描绘出来。中国古代绘画和当代绘画,基本都以自农耕时代就长期存在的物体形象为题材,主要描绘人物、山水、花鸟鱼虫。航空绘画则是以工业时代的飞机、飞行器、飞行者为题材。人类实现动力飞行至今仅仅108年,所以说航空绘画属于工业时代、后工业时代的新兴艺术,凸显的是机械美学。
航空画在中国其实有很深的历史渊源。中国人的祖先早就有飞行幻想,两千多年前春秋时代的著名人物墨子、鲁班就曾尝试研制飞行器。在敦煌、麦积山、克孜尔的汉代、魏晋时代石窟壁画中,有多幅以飞天、飞行为题材的传世名作,用色彩线条精彩描绘了古人想象的飞行场景。
西方社会进入工业时代比中国要早得多。西方绘画在保留传统农耕社会题材的同时,还广泛开辟了工业社会题材,航空画就是其中的精华之一。自从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开创人类动力飞行的历史,以飞机、航空活动、空战为题材的航空画也应运而生。到发达国家看一看,不论是航空研究机构、航空企业、民航机场、空军基地、航空博物馆,航空画无处不在,它已经成为航空文化的重要载体,为推进航空事业,推进绘画艺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世界艺术界也因此诞生了多位航空画大师。而堪称中国航空画大师的,则非陈应明先生莫属。
陈应明先生1923年2月9日出生于法国殖民地安南(今越南)河内。他的祖父陈泽川先生是安南著名华侨领袖,曾协助孙中山革命活动。经商有成,专司安南与中国贸易,在广州、香港、印度孟买开有商行和丝绸庄。1930年,幼年的陈应明随祖母在河内参观法国工业展览,被展会上3架飞机深深吸引,对航空之热爱从此一发不可收。殷实的家庭环境让他有机会接触飞机模型和相关知识,加上家人支持,除了读书,他的业余时间几乎都用于画飞机。1932年,陈应明一家迁回广州,就读于著名的培正中学附属小学。在美式教育宽松环境下,更加狂热研习航空画,还练习小提琴、雕塑等。1937年“七七事变”后,陈应明一家移居香港,又让他接触到更多国外航空书刊杂志,并师从著名岭南画派画家徐东白学习专业绘画。徐东白先生恰好是陈应明三舅公陈岳(艺名丘山)的弟子,陈岳先生当时与刘海粟齐名。因这层关系,徐先生教得认真,陈应明学得仔细,打下了坚实的美术功底。1949年,陈应明追随著名的“两航起义”,从香港返回大陆投身新中国航空事业。之后几十年,一直在航空工业系统工作,参与多个型号研制生产。退休后又被中国航空博物馆等多家国家级博物馆和科研机构聘请,担任航空历史顾问和航空美术顾问。
陈应明先生是中国航空史的亲历者和记载者,几乎画遍中国航空史上每型飞机的图画,也几乎做遍中国航空史上每型飞机的实体模型。航空从业经历使他养成严谨细致的习惯,凡事有根有据,从不主观臆测。陈应明先生绘制的航空画,都是依据历史资料,经过详实考证,深刻反映历史事实。这一点恰恰是工业时代绘画与传统绘画的重要区别,与他的绘画技法同样重要。陈应明先生的作品选题,着重反映中国航空历史重大事件,画面设定情景感强烈,宛若历史瞬间的定格,具有强烈时代感。陈应明先生的绘画技法,引入飞机制造工程绘图概念,飞机轮廓洗练又细致入微,外形精准又动感十足,背景用笔大气又疏密有致,充分展现了航空绘画的独特韵味,具有超强感染力。在航空与绘画、工业科技与传统艺术的交融上,可谓融会贯通,相得益彰。
Preface
我于20世纪60年代读中学时,在《航空知识》杂志上初次见到陈应明先生的航空画和飞机实体比例模型工作图,就被深深吸引,我们也成为多年的至交。在世界航空界和中国航空界,有许多事业有成者是被航空科普、航空艺术所吸引,因而投身航空事业,毕生为之奋斗。陈应明先生和他的航空画,就具有这种吸引力。
在陈应明先生感召下,不少年轻画家已经进入航空画领域。以历史考据+工程技术+艺术手法为基本特征的陈氏航空画技法后继有人。为提携后进,我提议在编辑本画册时,收录陈应明得意门生张一鸣、李海俊两位年轻人的作品。张一鸣主攻丙烯画,大量作品用于航空模型封绘包装,行销海内外,多次刊登于日本、欧美杂志。李海俊长于油画,就学于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多幅航空题材壁画、环幕画被博物馆收藏。他们的作品,既传承陈应明航空画基本技艺,又大胆创新发展,自成风格。此外,陈老的学生兼忘年之交张维、廖新华、李硕果三位年轻人,或本身即解放军空军军官、航空工业从业人员,或为有艺术功底的资深航空爱好者,长期致力于航空历史研究与考证,发掘、积累大量中国航空史实,配合两位年轻画家创作,使得他们每幅画都考据准确、史料翔实,在此也值得一提。这些年轻人,以及其他新生代爱好者的崛起,说明陈应明先生开创的中国航空画事业方兴未艾,后继有人。
中国的航空文化尚处于起步阶段,与中国航空历史传统以及现代航空事业成就并不相称。究其原因,还在于中国长期处于农耕社会,真正的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实际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大步前行。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加快,崇尚科学、迷恋机械之风必将深入人心,航空绘画必将步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之后受到大众的喜爱和追求,与中国航空事业并肩跨上腾飞之路。
魏 钢
|
|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飞天圆梦 从达•芬奇到莱特兄弟的无数航空先驱们 002 航空科技第一人---达•芬奇 003 李林塔尔初翔蓝天 004 阿代尔和蒸汽动力飞行器“Éole” 005 桑托斯•杜蒙的“No.6”飞艇 006 莱特兄弟名载史册 第三章 黄金时代 一战结束后的飞速发展 023 首次飞越大西洋 024 民航事业的兴起 025 旋翼机诞生 026 林白单机独闯大西洋 027 从“世界巡航者”开始的环球飞行 029 挑战两极 031 “休泼马林”狂飙 032 “超体育之星” 034 飞越太平洋的“中国飞剪” 036 安特-25创造长途飞行纪录 037 波音最后的双翼战鹰 039 20世纪30年代世界部分典型战斗机 第二章 雏鹰初啼 从童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010 征服英吉利海峡 011 兰斯盛会 012 空中第一枪 013 C型---波音的“第一桶金” 014 世界上第一架大飞机---伊里亚•穆罗梅茨 016“锚战” 017 王牌的诞生 018 “福克灾难” 019 “红男爵”的坠落 020 击退“齐柏林恐慌” 021 轰炸机的初生 第四章 烽火狼烟 二战风云,长空喋血 第五章 高歌猛进 040 波兰空战 042 不列颠空战 043 “剑鱼”的攻击---击沉“俾斯麦” 044 “角斗士”之歌---最后双翼战斗机的征战 045 偷袭珍珠港 046 “杜立特空袭” 047 中途岛大海战 050 截击山本五十六 051 对德穿梭轰炸 052 喷气战斗机登上历史舞台 053 阔日杜布击落喷气战斗机 054 “流星”截击V-1 055 “超级空中堡垒”迫降苏联 056 目标“八幡”---B-29首次昼间轰炸日本 057 回航遇袭 058 直升机的诞生和使用 新时代的技术革命和飞速发展 060 快速商务洲际飞行的开路先锋---“星座” 061 耶格尔跨越音障 064 从“雀鹰”到“小妖精” 066 苏联早期喷气机尝试---雅克-23战斗机 068 民航进入喷气时代---“彗星”来临 069 首架量产型超音速战斗机---“超级佩刀” 070 传奇“黑鸟” 071 “空中女王”波音747 072 “协和”传奇 073 体育竞赛表演飞机 074 X-15与X-43 075 “大西洋”巡航 076 “海鹞”一跃惊天 077 命运多舛的“鱼鹰” 078 “夜鹰”突袭巴格达 081 B-2和它的前辈们---诺斯洛普的飞翼传奇 082 美、苏/俄的新一代战斗机 Contens 神州苍穹篇 第六章 峥嵘岁月 航空先驱,名存史册 087 中国始创飞行大家---冯如 089 香港和广州的首次动力飞行 090 谭根---中国设计、制造水上飞机第一人 092 中国最早的航校和教练机 093 天宁-1号“枪车” 094 “维梅”在中国 097 “乐士文”1号展翅珠江 098 丙-1水上轰炸机 099 “中山航空队”北伐轰炸汉口 100 北伐战争时的施莱克F.B.A-17 101 中国航空史上首次长途飞行 102 中国首次空战 103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架飞机---“列宁”号 104 “宁海”2号和“宁海”号巡洋舰 106 “牛郎”号翱翔西南 109 波音247在中国 111 周恩来最早乘坐过的国产飞机---“复兴”号 112 1925年—1940年中国使用过的各型容克斯飞机 114 中国首批女飞行员之张瑞芬 第七章 气壮山河 抗战英魂,浴血长空 117 容克斯K-47首战上海 118 义士肖特血洒长空 120 波音281在中国 124 “8•14”高志航首开战果 126 “百舌鸟”血战曹娥 127 沈崇诲、陈锡纯撞击日舰 128 刘粹刚击落日军三菱96式舰战 129 陈其光击落“驱逐之王” 130 罗英德击落“四大天王” 131 “2•18”武汉大空战 132 陈怀民勇撞日机 133 突袭台湾松山机场 134 “人道远征” 136 虎门歼敌 137 “角斗士”扬威南雄 138 “角斗士”谢幕昆仑关 140 兰州大捷 141 邓从凯击落“轰炸之王” 142 激战重庆 144 “零式”璧山逞凶 147 伊-153悲壮苦战 148 伊-153在中国唯一战绩 149 “飞虎队”首战立威 151 “飞虎队”激战仰光 152 周志开梁山扬名 153 空中王牌王光复 154 突袭驻港日军 156 杨训伟奇袭黄河铁桥 157 飞越驼峰 158 最后的胜利 159 南京沦陷前中日双方在华东华南战场使用的主要飞机 161 1937年10月至1940年底苏联援华使用的飞机 162 抗战期间在中国使用过的美机主要机型 165 伏尔提P-66“先锋”战斗机 第八章 剑啸长空 人民战鹰,铸剑蓝天 168 人民空军的摇篮---东北老航校 170 开国大典中的“野马”和“蚊” 172 两航起义和“八一开航” 174 抗美援朝---人民空军迈入喷气时代 176 王天保击落F-86 178 国土防空首开战果 180 解放一江山岛 182 胡、舒双机击飞贼 184 青藏高原上的雄鹰 185 闽空激战捷报频传 186 王文礼夜擒“黑蝙蝠” 189 高翔击落F-104 190 击落“火蜂” 193 歼-6击落美国RA-3D电子战飞机 194 初教-5、初教-6比翼齐飞 196 K-8与教-8 197 “双鹰”展翅 198 挟风裹电舞芭蕾---“八一”飞行表演队用机 202 水轰-5水上反潜巡逻机 203 图-4、运-8飞机投放无侦-5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 204 从轰-5鱼雷机到轰-6空中加油机 206 歼-8D和歼-8F战斗机 208 从直-5到EC-120 212 从运-5到“新舟”600 214 神州“侧卫” 217 海天“飞豹” 218 雷鸣天际的“枭龙” 220 “猛龙”惊天 222 飞歌展鹏翅 扬剑搏九天 薪火相传篇 年轻的航空画创作者 226 陈应明先生谈如何绘制航空画 廖新华 229 我向陈应明先生学习画航空画 张一鸣 231 航空画的构图、起稿和着色之我见 张一鸣 233 航空画---严肃的艺术 李海俊 参考文献 我为陈应明先生编辑航空画册 廖新华 后记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