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全部图书 >> 工艺美术 >> 丝墨缡影 |
|
 |
> 丝墨缡影
|
出版社: -- |
作者:
|
编著: |
开本: 32 |
出版时间: |
印次: |
所属类别:工艺美术 |
ISBN: |
|
相关重要内容预览:
|
定价: RMB -- |
|
|
|
|
内容提要
序
刺绣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多少是不陌生的,我们从小使用的枕套、手帕,妈妈丝绸衬衣上绣制精美的花朵,在很多人的记忆里皆留下了华丽的光影;但对于刺绣入画,又称为“画绣”,我们却知之甚少,甚至有谬误;其实,“画绣”自宋代以来,一直有别于实用刺绣,只因为这是一门掌握在极少数艺术家手中的贵族艺术,它传承多年,却鲜少流入民间,它需要鉴赏者和创作者都拥有较高的艺术素养,而画绣的创作流派至今只有少数的几支完整传承至今。其中,沈寿先生及其所创立的“沈绣”艺术更是对近代的刺绣发展史作出了非凡的贡献。
应该说,慈禧太后对“沈绣”作品及沈寿本人的特别钟爱,以及清末实业家张謇对沈寿先生的支持,皆在“沈绣”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1915年,沈寿先生绣制的“耶稣像”一举夺得巴拿马国际艺术博览会金奖,西方世界面对如此精绝的东方艺术,不得不为之倾倒;当时,欧洲的贵族们以拥有一副“沈绣”为荣,他们将“沈绣”视若珍宝,爱如拱璧,可见“沈绣”的艺术魅力在当时已经超越了东西方文化的壁垒。
虽逢乱世,由于张謇先生的大力支持,“沈绣”在南通这座在近代史里描述为“世外桃源”的城市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而“女工传习所”的建立更是为“沈绣”艺术的完整传承提供了近乎完美的外部条件;“沈绣”从此在南通落地生根,传承有序,是近代“画绣”衍化历程完整保留的奇迹。
如今,“沈绣”已经传承到第四代传人张蕾女士手中,她师从祖母庄锦云,经过几十年的磨砺,不仅完整继承了“沈绣”的艺术特质,同时也融合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使作品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又很好地诠释了“沈绣”的独特魅力。张蕾本人更是一位极具见地和个人魅力的艺术家,“沈绣”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几乎占尽了她生活的全部,她的梦想就是重现“沈绣”艺术的辉煌和灿烂;作为张蕾女士的朋友,我向她表示我内心真诚的敬意,并且祝愿“沈绣”艺术在将来的发展之路上有着卓越的表现!
纪念沈寿文化发展基金会
发起人:施珏
二O一二年仲夏
|
|
目录
前言
历史渊源
沈绣艺术特点
沈绣制作技艺
20 耶稣像
21 美国女优贝克像
22 蛤蜊图
23 虞山风景
24 马头
25 贵妃醉酒
26 猫与螳螂
27 小常宝
宗教
宗教/菩萨
30 水月观音
32 文殊菩萨
34 持莲菩萨
34 柳叶观音
39 普贤菩萨
41 普贤骑象图
42 文殊骑狮图
44 菩萨像
46 药师佛
47 观音像
宗教/罗汉居士
48 长眉罗汉图
50 神指罗汉图
52 净名居士像
宗教/龙王
55 龙王礼佛图
宗教/供养人
61 仿莫高窟唐人壁画
人物
人物/仕女
64 仕女图
66 理妆图
68 杨妃调鹦图
71 红拂女
人物/其它
72 索句图
73 斜倚熏笼图
74 一团和气
76 马球图
花鸟
花鸟/郎世宁
80 聚瑞图
82 谷花稷穗图
84 百合缠枝牡丹
86 海棠玉兰花
88 虞美人蝴蝶花
90 紫白丁香花
92 翠竹牵牛花
94 荷花慈姑花
花鸟/宋人小品
96 草虫瓜实图
99 螽斯绵瓞图
100 宋人李嵩花篮图
102 仿宋人小品
花鸟/西洋风格
104 尼罗百合
106 颠茄百合
108 金飓风百合
110 大文殊兰百合
111 加勒比蜘蛛百合
花鸟/张大千
112 红叶小鸟
花鸟/团花
114 夜合花
115 花卉图
116 团花(系列)
书法
122 兰亭序
124 心经
126 宋徽宗书牡丹诗册
沈绣艺术传承人
张蕾作品获奖记录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