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观点拍卖收藏画廊摄影当代艺术监测中心图书网华东站艺术中国
艺搜专题视频艺术家网展览书画精品导购雅昌指数华南站English



·《吴冠中全集》 ·人民美术出版社 ·世纪可染---文献集
·傅抱石全集(6卷) ·紫禁城出版社 ·上海中国画院书法篆刻集
·首部高仿真版巨著:中国写实画派 ·吉林美术出版社 ·北京画院·上海中国画院50年
·世纪可染---作品集 ·广西美术出版社 ·《叶浅予中国画作品集》
-->
   您现在的位置:全部图书 >> 其它杂项 >> 鹤鸣九皋:杨可扬画传
> 鹤鸣九皋:杨可扬画传
出版社: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作者:杨可扬  编著:
开本: 16 出版时间:2012.05
印次: 2012年5月第一次 所属类别:其它杂项
ISBN: 978-7-5322-7924-1  
相关重要内容预览:
定价: RMB --

 

内容提要
  序一
  钱瓯之源,江南绿海,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遂昌儿女;金山林海,仙县遂昌,孕育了光辉灿烂的钱瓯源文化。
  杨可扬就是这样一位富有着传奇人生的仙县之子。
  杨可扬,出生于遂昌西畈乡举淤口村大山深处的一户普通农家,从深山放牛娃成长为运用木刻艺术“战斗”的热血青年,又从热血青年逐渐成长为一位荣获“中国新兴版画杰出贡献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版画专家,这是西畈人民的骄傲,更是遂昌人民的荣耀。一生数十年来,几经风雨坎坷,在策划与主持了无数的精品图书出版工作之余,创作了大量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特艺术风格的版画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国际重要美展、版画展。其作品获各类奖项,并由国内外重要机构收藏。1985年,在他的倡议下,成立了上海版画会,团结、凝聚与组织上海广大版画家参加了一届又一届的全国、国际版画及藏书票展览,取得了人才、作品双丰收,实属可敬可贺。
  杨老先生虽然少小离家,久居上海,但他对故乡有着一份割舍不掉的情怀,家乡人民对杨老先生也十分敬佩和爱戴。近年来,杨老先生与家乡交往频繁,并给家乡人民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1992年底,遂昌县人民政府重修《遂昌县志》,时任编委的刘宗鹤老师想请杨老为县志作卷首木刻报头,杨老闻后欣然答应,认为这是“百年好事”。接“任”后的杨老对此事高度重视,几易其稿。县志重修成后由于有杨老作卷首木刻,在省内县志版本属“独创”,得到了省委的充分肯定。虽然十多岁时就离开家乡漂泊在外,但对家乡的一份情义却深深地扎根在杨老先生的心间。l993年,杨老回到遂昌,面对发生巨变的家乡面貌,杨老先生赞叹不已。巧合的是,此时刚好是杨老80岁生日,县政府得知后便组织为杨老过了80岁大寿生曰。能在阔别多年的家乡过80岁生曰,杨老欣喜万分。此后,杨老对家乡的发展更为关注。他对遂昌发挥竹木资源的优势发掘出竹炭这一绿色环保的新产品的前景十分看好;认为对于汤显祖文化的宣传,既要继承传统中优秀的东西,还要创造新的东西来丰富。怀着要让作品“叶落归根”的想法,杨老先生于2004年夏将版画、国画、藏书票等共177件作品捐献给故乡遂昌,并于遂昌县汤显祖纪念馆举办了杨可扬艺术作品展,集中而全面地展示了先生雄健苍劲的艺术风貌,体现了他崇高的学术地位,令人赞叹折服。也许是上天冥冥之中安排,此时正逢杨老先生90岁生日,县政府得知后再次为杨老过了90岁大寿生日。弹指一挥十年间,杨老两次生曰都逢在故乡度过,杨老与故乡有着千丝万缕的不解之缘。杨老如今虽已驾鹤西去,但故乡人民永远怀念他,敬仰他。
  《鹤鸣九皋一杨可扬画传》一书,是杨老子女用图片、追忆、史料等串起来的一部中国现代版画发展史,一首儿女对父亲的深情赞歌,一次对家园的深情回望。他们以无限思念的心情拾起自己对父亲的点点美好回忆,用一张张微微发黄的旧照片勾起对远去父亲背影的怀念。往事、风景、文化、名人、经济等等汇成了一部值得珍藏的乡土文学。
  忆往昔,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上海临港福寿园,铸成铜像的杨老拄着拐杖,凝视远方,坐在美丽的天地间……
  中共遂昌县委书记杜兴林
  2011/12/20
序二
  为人当如是,长者当如斯
  著名美术家、版画家杨可扬先生,是受到鲁迅先生精神感召,在鲁迅倡导新兴版画思想滋养下成长起来的第二代新兴版画家的代表人物,其艺术风格朴拙敦厚、简劲蕴藉,个性鲜明、风格独特,作品内容题材广泛,气象超凡脱俗,表现力卓越,中国气派、中国韵味十足。他的成就,在中国新兴版画中独树一帜,故1990年被授予中国新兴版画杰出贡献奖。
  我接触可扬先生二十多年,虽则人人皆称其为版画界执牛耳者,我却不知怎么,总觉得可扬先生更重要的贡献却是他的极其高尚的人格。正如鲁迅评章太炎:他首先是革命家,我对可扬先生的感觉,他首先是现代中国人人格的楷模,其次才是艺术家、出版家、革命者。在他的崇高人格面前,那些按常规不能不称为卓越的成绩,已经显得微不足道。因为,在今日中国,要寻找像他这样的人伦楷模,几乎已是一种奢侈。
  杨可扬先生的人格之高尚,首先在于他的忠厚诚笃。杨老待人之诚恳,能让任何人感动。凡有求于他的,他只要自己能办到,没有不答应的,决不会虚与敷衍。言必信,行必果,这就是杨可扬。比如,上海鲁迅纪念馆有什么事求他,他从无不办到的。他的诚恳也是没有对象之别的,对任何人均如此。
  其次在于他的宽厚仁爱。杨老对待别人,总是十分宽厚。别人有对不起他的地方,他都能一笑了之。前些年,有位老版画家在我馆建立了专库,开始请杨老题写,杨老很快就题写好了送来。谁知库主家属意见不一,另找人题写了,杨老的字就没被采用。这使我们很尴尬,我们去看望杨老时,带着歉意说了此事,谁知杨老却一笑:“没有关系,没有关系。用得上就用,用不上就算了。”绝对真诚而淡然,照样开开心心,让我们松了一口气。杨老的长者风范、君子风度,总是令人印象深刻,人们从他那双明澈的眼睛里,能够读到一种鲁迅从早年开始就大声疾呼的民族美德:诚和爱。在杨老的身上,这两点得到了极为充分的展示。
其三在于无私利他。就像鲁迅说的,只要是对他人有利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杨老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常善于体谅别人,绝对不愿给别人添麻烦。前些年,我馆朝华文库建立后,在二库建立了“杨可扬专库”等一批老版画家的专库,别的老版画家都亲自前来布置专库,杨老却不来。他说:“你们定就是了。东西交给你们,由你们负责陈列就行了。怎么摆我都没有意见。”其实,他不光是不在意自己的地位,而是首先考虑让我们自主、方便,不要给我们添麻烦。
  其四在于谦虚低调。他虽为版画界耆宿,却从不摆架子。不张扬、不固执己见。对于艺术界怎么评价自己,他全不在意。他从不会摆出老前辈的样子,而是与任何人都平等对待。据说他在担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期间,自己没有在本社出过一本书。前几年,我们在去看望杨老的时候向他建议,由他也写一本回顾版画发展历程的书,由我们来资助出版。杨老很高兴,但表示他没有什么成果。他的女婿当即表示:其实杨老也写了一本,可是杨老没有提出来,也不让儿女向我们提。杨老总是这样谦虚低调!别人如果没有注意到他,他是决不会自己向任何人提出个人要求的!
  更令人慨然的是,杨老的低调谦逊也影响了他的亲属,以至直到杨老去世,我们都不知道杨老已经病危多时一一家属根本就不说,怕惊动别人。
  其五在于公允持正。对一些他不认可的画风,他不予否定,只说看不懂。有一次,我们举办了一个版画展览,其中有些展品有玩弄技巧的倾向。一些老版画家看不惯,提了很尖锐的意见。开幕时杨老来了,他从头到尾一幅一幅仔仔细细看了每一件展品,边看边沉思。看到末尾,我问他印象何?他笑笑,只对我说了二个字:“看不懂。”我想,这句话包含了很多意思。一方面,显然他不太赞成那种以现代主义为名,玩弄技巧而实际空洞无物的艺术倾向,同时他也并不认为只有自己的观点正确,从爱护年轻人探索精神的考虑出发,他还是宽宏大度地不予置评。我想,那些青年艺术学徒如果懂得杨老的仁爱之心,当有所警悟。
  其六在于热忱执着。先生自从在鲁迅感召下,献身子中国新兴版画事业,从此数十年如一日,对于版画的热情,矢志不渝。别人都转向去搞国画、油画,他却始终认定版画。晚年虽然年齿曰增,体弱多病,目力渐衰,但却坚持做到每年有作品。每到春节前,总能收到杨老手刻的贺年卡兼藏书票。每当我收到杨老的贺卡时,总要掐指算算杨老的贵庚,然后总会惊讶于杨老以九十余岁的高龄,还是如此执着于自己的事业和理想。他的惊人毅力,本身就是一种执着。前几年,我们纪念鲁迅夫人许广平女士诞辰110周年,杨老主动提出,他想发一个言。我们当然乐于聆听,于是杨老真的以94岁的高龄,从医院请了假到会作了发言,让我们了解到一段珍闻。更令人感动的是,杨老的发言稿,是在医院的病床上一笔一笔写成的。
  最后,沿着上述崇高品格所散发的光芒自然延伸,所有的归结都自然而然、顺理成章地指向一个结论:完美。我极目四望,索诸宇内:为今日之道德完美者安在?在我所见所知的人们中,唯杨可扬先生能当此盛誉。
  所谓“仁者寿”,杨可扬先生享年96,于20l0年5月仙逝。所有人都跟我一样,为艺术界失去一位令人尊敬的泰斗而痛惜,而我更为我们民族失去一位令人敬重的仁者而痛惜!因而,我代表我馆拟了一幅悼杨老的挽联:
  版画功臣传承鲁迅精神艺界人皆称泰斗
  编辑老圃传布新兴美术梓林无不仰楷模
  我所尊敬的杨可扬先生,为人当如是,长者当如斯。这是一个时代人伦的标竿!愿我们生者能学到他的一鳞半爪。
  上海鲁迅纪念馆馆长王锡荣
  2012/1/9

 

目录
小村名鹤 001
举淤口 006
清泉出山 010
以刀为枪 016
浙江潮 020
赤石星火 030
曙光初照 036
桃李芬芳 054
出版生涯 058
大肚能容 094
情暖草根 100
可扬神镌 110
蒲公英 185
一丝不苟 202
黑白分明 206
乡情绵绵 216
不老松 230
仁者寿 242
春雨无声 254
鹤鸣九皋 262
杨可扬简介
后记

 
本出版社的其它图书
·《什瓦宾斯基》
·拾意之行: 邱瑞敏油画...
·韩书力西藏绘画
·耿翊油画作品
·耿翊油画选
·《玉石雕刻实用宝典》
·《玉石雕刻》
·《戴宏海中国画作品集》...
·首届上海朱家角国际水彩...
·写实油画技法
 浏览该图书的顾客还看过
 您最近看过的图书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网站动态 | 联系我们 | 客户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友情链接

雅昌专家顾问  雅昌法律顾问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粤B2-2003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