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录 作者简介 3 自序 5 1.“中国”不如译成Calligraphy 13 2. 引起困惑的三件事 15 3.“请循其本” 19 4.“便捷”是指什么 21 5. 盲人摸象 23 6. 怀疑“永字八法” 27 7. 先说执笔 29 8.“五指”还是“五字” 32 9.“拨镫”极其形象 34 10. 用“笔法”书写的字才叫“书法” 36 11.“人是万物的尺度” 41 12. 笔法产生的动机之一:裹锋与连续书写 42 13. 笔法产生的动机之二:没有依托的书写 45 14. 大胆地推理 49 15. 笔杆的直径 50 16. 笔毫的长短软硬 55 17. 纸的起源与“动”“举”“握”“染” 60 18.《铡美案》的启示 63 19. 笔法成于书写姿势 65 20.“古法”的绝唱 71 21. 不自觉的丧失 77 22. 桌子的功与过 84 23.“八分书”的解释 86 24.“向背”出形势 90 25. 好大一头象 93 26.“章草”是书法演变的句号 95 27.“隶化”与“美化”的生理极限 101 28. 三根细绳搓成一根粗绳—“完法” 103 29. 了如指掌,烂熟于心—“尚法” 107 30.“结字因时而传,用笔千古不易” —“变法” 115 31. 最不愿承认的现实—“无法” 123 32. 书法是视觉艺术吗 124 33.“屋漏痕”“坼壁之路”“折钗股”“锥画沙”“印印泥”解密 125 34.“无垂不缩,无往不收”答疑 128 35.“内擫”“外拓”词诠 131 36. 最后有行书 134 37.“个性”是这样形成的 137 38. 为“意在笔先”正言 142 39. 转笔决定竖写左行 145 40.“指实掌虚”的传讹 147 41.“眇者不识日” 149 42. 无意间“指鹿为马” 153 43.“帖学”的溃塌 155 44. 重审“碑学” 159 45. 求形似必堕“画字” 164 46. 日本书法史略 169 47. 何谓书法 何谓绘画 175 48.“书法的本质” —没有结果的讨论 177 49. 书法的万能钥匙 179 50. 汽车上的顿悟 180 51. 中国画的困惑 181 52.“骨法”即笔法 183 53.“书画”在这里“同源” 185 54. 无笔法不成画 189 55. 自古华山一条路 192 56.“文人画”是一座扑朔迷离的远山 193 57.“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195 58.“纸抄纸” 203 59. 真实与无奈 208 60. 箕子的故事 210 后记 212 重印后记 213 修订版后记 215 修订版第三次重印后记 228 2011年9月再版后记 229 2012年4月再版后记 230 2012年7月再版后记 231 孙晓云书法作品 2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