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全部图书 >> 其它杂项 >> 千秋秦淮夫子庙 |
|
 |
> 千秋秦淮夫子庙
|
出版社: 江苏美术出版社 |
作者:
|
编著:徐路;冯亚军 |
开本: 16 |
出版时间:2009.12 |
印次: 2009年12月第一次 |
所属类别:其它杂项 |
ISBN: 978-7-5344-2856-2 |
|
相关重要内容预览:
|
定价: RMB 280.00 |
|
|
|
|
|
目录
目录 壹 孔庙儒学 金声玉振 文庙学宫的千秋屐履 03 首创江宁府学 03 重建建康府学 05 再建建康府学 07 创建国子学、应天府学 08 文教建筑的百代沧桑 09 文庙 09 大照壁 10 泮池 11 青石栏杆 11 天下文枢牌坊 12 德配天地牌楼 道贯古今牌楼 14 聚星亭 14 奎星阁 15 忠义孝悌祠 16 名宦乡贤祠 17 棂星门牌坊 17 大成门 18 丹墀 19 大成殿 19 玉石镶嵌孔子圣迹图 20 学宫(东南第一学) 22 玉兔泉 23 明德堂 24 尊经阁 24 崇圣祠 25 青云楼 25 卫山 25 思乐亭 26 天玺纪功碑 27 孔子问礼碑 28 封至圣夫人碑 28 封四氏碑 28 集庆孔子庙碑 29 洪武帝学宫碑 30 顺治帝学宫碑 30 贰 贡院科举 威赫华夏 蔚为大观的科场影像 33 辕门 34 正门 35 仪门 35 龙门 35 明远楼 36 号舍 36 至公堂 38 戒慎堂 38 飞虹桥 38 衡鉴堂 39 碑刻 40 江南贡院平面示意图 42 清代科举考试程序图 43 群星灿烂的贡院人物 44 卢郢:南京状元第一人 44 朱元璋:非科举者毋得官 45 黄观:大智大勇为君死 46 唐寅:乡试解元岂风流 48 吴承恩:屡试落榜大文人 50 焦竑:不改巷名不建坊 52 朱之蕃:功成身退山水间 54 阮大铖:文学天才奸佞人 56 徐霖:也许来听长乐钟 57 郑板桥:南闱捷音留诗篇 58 吴敬梓:天下儒林一部书 60 秦大士:淮水而今尚姓秦 61 袁枚:掌中空见明珠过 63 林则徐:秣陵三度棘闱中 65 曾国藩:为国求贤兴科举 66 李鸿章:恢宏南闱冠中华 67 黄思永:榨油郎变状元郎 69 陈独秀:乡试梦醒悟真谛 71 叁 桨声灯影 月映波底 桨声咿呀的亘古夜泊 75 画舫:华彩雅丽冶游风 75 灯船:彩灯照水映六朝 79 龙舟:五月竞渡端午乐 82 卖唱船:歌声委婉动心魄 84 藤篷船:羊角灯下河风凉 86 漆板船:清丽静雅闲吟诗 87 凉篷船:简朴无华亦逍遥 88 楼船:灯红酒绿夜不歇 89 伙食船:流动厨房扑鼻香 91 围棋船:十里秦淮一局棋 92 小边港:欲遣闲情乐陶陶 93 小卖船:水上货郎尽时鲜 94 木兰船:莲叶田田夕阳归 95 柴火船:沿河卖薪水门开 97 肆 街市巷陌 流漾古风 线装书里的古街旧巷 101 贡院街:千年古风繁盛地 101 龙门街:小巷名字有来头 104 石坝街:烟月沧桑叹兴衰 106 钞库街:大明宝钞通天下 110 奇望街:奇珍异宝话古玩 111 琵琶巷:琴声盈耳如仙乐 113 全福巷:父子大臣建功勋 114 东牌楼:秦淮灯彩甲天下 116 教敷营:轿夫退让武秀才 118 骂驾桥:老妪痛骂朱皇帝 120 瞻园路:古玩市场名东南 122 平江府路:拆除官宅扩贡院 126 伍 才子名人 风流千古 历史深处的风华记忆 131 王导:秦淮河畔建太学 131 王羲之:可怜东晋最风流 134 王昌龄:呼朋唤友为诗咏 136 颜真卿:大爱无疆放生池 137 王安石:相逢一笑泯恩仇 139 岳飞:抗金英雄翰墨香 140 朱熹:大儒孔庙留墨迹 142 文天祥:挥毫怒题明德堂 142 文徵明:情系丹青绘东园 145 仇英:南都繁会颂秦淮 147 冯梦龙:秦淮轶事入《三言》 149 杨文骢:妙笔点染桃花扇 150 李渔:名满乾坤一芥子 152 樊圻:白门小像见精神 155 余怀:写尽江南佳丽地 156 王翚:锦绣秦淮名画中 157 甘熙:考订乡闻话白下 158 谭嗣同:一本《仁学》动山河 160 孙中山:万岁平民大总统 162 王伯沆:一代耆儒民族魂 164 鲁迅:抛却荣誉换所求 165 蒋介石:独爱家乡风味香 166 李宗仁:难忘故都美味长 167 朱自清:桨声灯影著华章 168 陆 江南佳丽 八艳侠情 永不失色的美丽回眸 173 马湘兰:空谷幽兰痴心女 173 柳如是:诗才崚嶒无媚色 178 董小宛:才艺艳绝琴瑟鸣 180 顾眉生:色艺超群侠骨情 182 卞玉京:独卧青灯古佛旁 183 寇白门:侠肝义胆亦风流 184 陈圆圆:倾国倾城冠群芳 185 李香君:血溅诗扇写贞烈 187 残香飘泊的群芳碎影 190 《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 190 《桃花扇》:桃花扇底送南朝 192 《板桥杂记》:花落玉殒水流红 193 《妓女告状》:泪血斑斑青楼冤 195 芳馨如故的传奇名姝 197 青溪小姑:巾帼英雄美少女 197 桃叶:才子佳人团扇牵 198 纪映淮:自称阿男女诗人 201 侯芝:惯改弹词最逞才 202 傅善祥:中国唯一女状元 203 秋瑾:女侠豪情动地歌 204 王玉蓉:大家出自小歌后 205 柒 南都娱乐 别样年华 曲坛艺苑的名人轶闻 209 柳敬亭:南都第一说书人 209 乾隆帝:叫人欢喜叫人忧 210 捧花生:画舫风情扑面来 211 张鸿儒:秀才笑谈满腹书 212 王少堂:魁光阁里打虎忙 212 孔筱评:青出于蓝胜于蓝 214 刘宝瑞:随机应变巧如神 214 洪迺志:新旧题材皆出奇 215 张幼臣:观众如入故事中 216 张永熙:“北侯南张”称大师 216 马宝璐:一笑二笑包袱深 217 冼星海:侧耳倾听歌女声 218 蔡少武:飞车轰动南京城 220 宋长荣:阅尽娥眉拜下风 220 新潮涌动的民国风情 221 女子服饰:矜奇斗巧出新裁 221 男性服装:渐次改进亦时尚 225 新式婚礼:世俗颠倒结连理 227 美人画:霓裳佳人逝水流 230 电影剧院:视觉“洋餐”成新宠 233 照相馆:人生一瞬变永恒 236 鸦片烟馆:禁毒救世起风潮 239 捌 美食茗香 品赏风雅 与史同行的地域风味 243 起源六朝的秦淮美食 243 肇始明朝的秦淮船宴 244 盛行民国的秦淮餐饮 245 闻名遐迩的八绝小吃 247 素香味雅的清真小吃 249 状元楼“连宋”小吃 253 白鹭洲水街会所小吃 254 汇集南北的百姓小吃 257 独步故都的特色老店 261 韩复兴:“三张”题赠美名扬 261 魏洪兴:清真源于七家湾 262 绿柳居:食全食美素百年 263 包顺兴:鲜美欲滴胜珍馐 266 老正兴:满座高朋浙绍风 267 老万全:一枝三花俱芬芳 268 蒋有记:小店小吃乾坤大 269 小苏州:苏式糕点成时尚 270 市隐园:借得雅号开戏园 271 义顺茶园:品茗听曲人自醉 271 鸣凤茶社:京韵大鼓响城南 272 飞龙阁:“大仙”名人座上客 273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