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当对艺术进入深层次的思考时,便不满足于审美定势所带来的重复或”复制”式的创作,求异、求变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激情便会由此而生发。青年画家余光清的《水墨都市》系列作品,则是在此种前提下所创造的一种艺术新形式,一种新的笔墨语言的探索与实践,旨在表达当代人的情怀与水墨艺术的现代感。
余光清是一位具有创造精神的艺术家,当他精研传统笔墨之法,悟得传统山水画之精神之后,强烈的变革意识使他不再满足于旧有的陈式和规范,他把他的审美取向和创作主题锁定在“水墨都市”的表现上。面对山城重庆鳞次栉比的街巷景观,画家打破了传统的价值观念,以现代人的视野从形式、语言、笔墨、意蕴等方面提取其中的美感元素,使其自然展示出纯粹主义的点、线、面与黑、白、灰的构成关系。在他的作品中,用直线对画面的“切割”已成为他艺术表达的基本手法。显然,画家在这里不惜借鉴西方现代的抽象构成形式,甚至借助现代艺术精神对“几何学”理念的推重,对山城现实的街景巷陌、树丛、石板路、屋顶墨瓦进行了抽象的重组与概括、整合与叠加,使山城特定的符号意义、水墨本体的形式美感都统一在画家主观情感的宣泄和感觉之中,而成为心灵抒情的一种方式,使之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给人以全新的审美愉悦。
以现代人的视角,表现都市题材,以构成的方式结构画面空间,以平面的形式去编排符号秩序,是当代水墨画的新课题。从乡间转向都市,这不仅意味着表现对象的改变,更意味着随着表现对象的改变表现手法也得跟着改变。对画家而言,既是挑战,又是超越,特别是对纯粹形式感的运用和借鉴,余光清的探索与实践,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余光清,1963年生于重庆,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为香港海峡两岸文化艺术促进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002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中国画杰出人才奖 1996年获全国中国画展银奖(北京),1997年获迎香港回归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北京),2001年获二十一世纪全国中国画澳大利亚展金奖(悉尼),2002年获纪念《****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北京),2004年获“菜乡情”全国中国画提名展银奖(山东),获首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优秀奖(山东),获第二届全国青年国画年度展银奖(北京),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杭州) 作品发表于《美术》、《中国美术》、《国际艺术家》、《当代美术家》、《艺术界》、《画坛》、《收藏指南》、《书画典藏》、《中国美术家》、《收藏界》等专业杂志 多幅作品被国家人事部、中央电视台、上海书画出版社、烟台美术博物馆等专业机构收藏。
余光清的水墨画艺术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他的众多作品曾多次获奖。本书所展示的是他艺术旅途中偶遇的风景,他艺术生活里的零碎片段,他艺术精品里的一组小画儿,单纯,宁静。现在就请你随着艺术大师的笔触来领略水墨画的画理、风情、美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