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全部图书 >> 中国画 >> 尤无曲画集 |
|
 |
> 尤无曲画集
|
出版社: 华宝斋书社 |
作者:尤无曲
|
编著:孙志华,张建平 |
开本: 8 |
出版时间:2006.12 |
印次: 2006年12月第一次 |
所属类别:中国画 |
ISBN: 7-5003-0917-1 |
|
相关重要内容预览:
|
定价: RMB 480.00 |
|
|
|
|
内容提要
后记
尤世璜
本画集是家父无曲公在世时亲自审定、编选,历时近两年。今年3月我长子尤灿去北京与出版社正式洽谈出版事宜。四月初尤灿带回在北京制作的初稿样本,家父阅后提出调整意见,完善了画集。
4月以来,父亲身体日见衰弱,行走不便,请诸多中、西名医为其诊治调理。期间父亲思维清晰,始终未停手中笔。月初为母校通师二附建校一百周年题赠“百年树人”条幅。21日题“文峰公园”园名。25日去医院做头部CT和胸部透视,发现脑部轻度腔梗和胸部轻度积水。26日晨起,为学生画展题展标。27日晨,起床时跌了一跤,下午请专家来家会诊,建议住院治疗,当晚即住进了南通康复医院。三天后因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发高烧引起意识模糊,转至通大附院ICU病房,病情一度好转,但5月11日并发尿毒症,引发多脏器衰竭,于5月13日22时15分与世长辞。病危期间,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联党组书记杨承志专程到医院看望了父亲。父亲逝世后,南通举行了隆重而简朴的告别仪式,社会各界及亲友学生为父亲送行,众多新闻媒体和学术刊物进行了报道,江苏卫视连续三天重播《山水画大家——尤无曲》,以示纪念。
父亲经过了漫长的人生之路,在青年时代就立下“上下千年”的远大艺术抱负,认定一个目标:继承和发扬中国画艺术优秀传统,创造具有个人特色的艺术风貌。父亲不怕艰辛、不怕寂寞、不怕风浪,每日每时,一步不停而又顺其自然地向既定目标前进。在他获得巨大成功 、引起世人越来越多的关注、越来越赞赏的时候,悄悄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也许父亲觉得想做的事、能做的事都做了,该走了,其他一切对他并不重要。在父亲病危,神志稍有模糊时,他反复说“人淡如菊,人淡如菊……”这或许是父亲对自己一生的总结,或许是父亲对人生最大的感悟,或许是父亲对我们的遗嘱,总之,我们会永远记住这四个字。
我们,以及无数人总相信父亲能活过一百岁,但他老人家终于还是先行了,这使我们感到无比悲痛。但我们确信:父亲的艺术,父亲的精神是永恒的。这给了我们无比的欣慰,更激励了我们的巨大决心:要永远学习父亲的精神,学习父亲的艺术。
让敬爱的父亲随着蓝天上的白云,飞向他热恋的山山水水,飞向无限的时空。
2006年6月13日
文章来源:《尤无曲画集》
|
|
目录
山 水 /1
早期 (1914—1951) /1
童年画 /2
临郎世宁《龙马精神》 /4
独来习静万山中 /6
拟陈师曾笔意 /7
水墨山水 /8
仿北苑《溪山行旅图》 /9
寒林 /10
拟石涛上人 /11
设色山水 /12
插了梅花便过年 /13
《四明揽胜》册十二选四 /14
古沙风景 /16
设色山水 /17
临王右丞《雪山萧寺图》 /18
拟宋人《虎溪三笑》 /19
拟陈老莲本 /20
临石疗《山水》 /21
放眼天地宽 /22
坝桥风雪 /23
策驴碧山前 /24
池塘春暖 /25
赏心高士意安闲 /26
赏心高士意安闲(局部) /27
雪山海鸥图 /28
临龚贤《山水》 /29
深山访友图 /30
无限好峰峦 /31
临元人《桃源图》 /32
临元人《桃源图》(局部)/34
中期 (1952—1987) /36
水墨山水(入选全国第二届美术展览) /37
设色山水 /38
山乡新貌 /39
天平之秋 /40
狼山之麓 /41
灵岩塔 /42
天平云泉晶舍 /43
扬州何园 /44
汤山小学一角 /45
平山堂之晨 /46
设色山水 /48
浙东胜境 /49
《江山多娇》册之一、二 /50
《江山多娇》册之三、四 /52
《文革留痕》册选二 /54
风雪图 /56
云山图 /57
春 /58
湖山春色 /59
设色山水 /60
狼山一角 /61
黄山写生 /62
黄山桃花溪 /63
人立蓬莱巅 /64
立马亭 /65
黄山归来第一幅 /66
白云出岫 /67
设色山水 /68
黄山一角 /69
春游 /70
松阴对弈图 /71
仿大痴笔 /72
山间野渡 /73
水墨山水 /74
水墨山水 /75
拟八大山人 /76
江天十月寒 /77
丹青法自然 /78
满眼苍莽境 /79
八大遗意 /80
山城夏雨图 /82
山城夏雨图(局部) /83
晚期 (1988—2006) /84
马鸣风萧萧 /85
设色山水 /86
春山朝晖 /88
春山夕照图 /89
有客平冈坐 /90
设色山水 /91
黄山云烟图 /92
坐看云起时 /93
设色山水 /94
梦游幽境 /95
拟新罗山人意 /96
何处清凉世外尘 /97
山城 /98
设色山水 /99
空谷流泉 /100
秋山图 /101
设色山水 /102
晨起纳朝晖 /103
设色山水 /104
秋山烟云 /105
鸟鸣山更幽 /106
唐人诗意图 /107
松阴话旧图 /108
深山人家 /109
重山脚下有人家 /110
拟黄鹤山樵笔 /111
人老遐思画里看 /112
宾翁笔意图 /114
岭头云起 /115
秋山明净/116
山水 /117
山间留云图 /118
鸣泉图 /119
山水清音/120
苍岩幽绝图 /121
深山藏古寺 /122
小阁聊天图 /123
山水四屏 /124
山水四屏 /126
飞瀑图/128
新生新貌重新来 /129
水满清溪图 /130
水满清溪图(局部) /131
奔流图 /132
月色苍茫 /133
水满清溪生意足 /134
夏山图 /135
苍山碧水 /136
深山飞云 /137
松竹居 /138
梦回黄山 /140
泼墨自然成 /142
泼墨山水 /143
泼墨山水 /144
笔点雨来韵味长 /146
当有风帆趁晚潮 /147
仙境 /148
坐观万景得全天 /149
涤尽尘埃画乃清 /150
云沉雨意浓 /151
飞云直上向高峰 /152
画里风光乃自由 /153
二月轻寒映朝霞 /154
犹忆黄山云雾晨 /155
笑语乐天真 /156
苍苍夏日娇 /157
云白绕奇峰 /158
高阁建山傍 /159
梦回黄山 /160
天成 /161
晨曦 /162
晨曦(局部) /163
白云生处有人家 /164
笔墨水融 /165
忽自重来黄山巅 /166
高山多彩云 /167
泼墨山水 /168
泼墨山水(局部) /169
黄山流云 /170
泼墨山水 /172
泼墨神来多奇迹 /174
夏山雨后 /176
水天一色 /177
春山鸣泉 /178
观瀑亭 /179
深山寻幽 /180
奇秀 /181
山泉奔流 /182
春山雨后 /183
山村流泉 /184
雨山飞瀑 /185
极目空山静 /186
云水交汇 /187
泼墨山水 /188
泼墨山水 /189
《泼墨山水》四开册之一、二 /190
《泼墨山水》四开册之三、四 /192
花 卉 /195
除夕清玩图 /196
已是唐花上市时 /197
田间所见 /198
玉兔 /199
《曲园盆景写生》册之古柏、虎刺 /200
《曲园盆景写生》册之黄杨、雀梅 /202
《曲园盆景写生》册之黄山松、榆树 /204
墨梅 /206
虬龙 /207
清赏 /208
瓦瓶香浸一枝梅 /209
拟八大山人笔意 /210
墨梅 /211
梅鹊图 /212
瑞雪丰年 /213
虬松图 /214
风松 /215
《无曲写松》册之一、二 /216
《无曲写松》册之三、四 /218
《无曲写松》册之五 /220
逸 /221
松 /222
风松 /223
古松 /224
古柏 /225
古趣盎然 /226
松涛 /228
岁寒四君子 /230
石榴 /232
解暑 /233
《花卉》册之一、二 /234
《花卉》册之三、四 /236
寻梅归来 /238
雪梨榴花 /239
万事如意 /240
铁骨胭脂点 /241
寒夜客来茶当酒 /242
清赏 /243
《曲园盆景》册之一、二 /244
《曲园盆景》册之三、四 /246
曲园八景 /248
乌骨鸡 /250
春江水暖 /251
野趣 /252
秋意 /253
早春清赏 /254
南窗清供 /255
其 他 /257
《摹古画稿》选四 /258
《摹古画稿》选四 /260
《黄山写生画稿》选四 /262
自刻常用印 /264
曲园盆景 /266
光朗堂诗选 /268
尤无曲的人生艺路/274
年表/292
编后语/304
后记一/306
后记二/307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