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为了将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状况生动而鲜明地呈现出来,本书采用了“文图结合”的编辑方法。即一方面向读者提供了二百七十多幅作品的图片,另一方面又针对每一幅插图作了简短的说明。此外还配有“作者简历”,十分便于相关人士查阅资料。由于文图相配,所以也很符合“读图时代”的阅读心理。在本书中,主编鲁虹先生还撰写了名为《进入新世纪的中国当代艺术》一文,用以介绍特定的文化背景与相关材料,并对这一阶段的中国当代艺术进行了必要的反思,其目的是希望加深读者对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的全面理解。全书包括当代绘画、当代雕塑、行为艺术、装置艺术、影像艺术等等,既有不少资深艺术家的新作,也有不少新锐艺术家的新作。虽然并没有收尽新世纪以来所有优秀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但基本上可以体现新世纪以来中国当代艺术的大体走势。在一定程度上,本书还具有工具书的功能。是融学术性、知识性、历史性、文献性、直观性与可读性于一炉的新颖之作。不仅适于艺术家、批评家与文化学者阅读,也适于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阅读。
图鉴说明:
第一、编辑本图鉴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对2000年至2005年出现的中国当代艺术进行必要的清理,以便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个基本的图像背景,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如一些艺术家联系不上或编者的资料与水平有限等,所以本图鉴并不是一本中国当代艺术全集,而且,编者也不以客观与权威自居;
第二、本图鉴发表入选艺术家一至二件作品,艺术家及作品的先后排序则是由电脑根据汉语拼音的输入自动确定的;
第三、原则上,在每位艺术家的作品后均要介绍艺术家的简历,(少数艺术家的近况有所变化,但因无法获取新的资料,只好延用过去的简历)另外,在同一艺术家的作品在后面,将不会重复性地配上简历;
第四、本图鉴收集的作品限定在中国大陆,同一时段由华人艺术家在海外及港澳台做的作品没有忙收集在内;
第五、为了便于大家清楚地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及作品意义,本图鉴在大多数作品下面配有一定的文字说明,并力求通俗而不失学术水准。但因篇幅有限,所以不可能作全面细致的解说,如果有读者希望更深入了解某艺术家与作品,还需查阅相关资料;
第六、因个别艺术家提供的图片资料不是很清晰,加上本书中有些图片又是从一些印刷不是很好的刊物上翻拍下来的,因此本图鉴中若干画页的印刷质量不是太好,敬请读者原谅;
第七、由于个别在刊物上翻拍下来的作品图片以及一些画家提供的作品图片未能标明作品的创作年代、尺寸与材料,所以关于作品的文字介绍尚不能做到规范化,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
编者
2005年10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