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观点拍卖收藏画廊摄影当代艺术监测中心图书网华东站艺术中国
艺搜专题视频艺术家网展览书画精品导购雅昌指数华南站English



·《吴冠中全集》 ·人民美术出版社 ·世纪可染---文献集
·傅抱石全集(6卷) ·紫禁城出版社 ·上海中国画院书法篆刻集
·首部高仿真版巨著:中国写实画派 ·吉林美术出版社 ·北京画院·上海中国画院50年
·世纪可染---作品集 ·广西美术出版社 ·《叶浅予中国画作品集》
-->
   您现在的位置:全部图书 >> 广告设计 >> 设计艺术学十讲
> 设计艺术学十讲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作者:诸葛铠  编著:
开本: 出版时间:2006.10
印次: 所属类别:广告设计
ISBN: 7807133724  
相关重要内容预览:
定价: RMB 49.00

 

内容提要
  

 

目录
第一讲 中国的设计革命
1-1新观念的挑战与中国的设计革命
1-2“图案”、“设计”之争及Design的内涵
1-3工艺美术的局限与设计艺术的新意
1-4设计艺术学的构成及其学术规范
第二讲 人猿相揖别的时刻
2-1从艺术起源看最早的设计
2-2原始工具的“功能主义”
2-2-1原始工具的设计原则
2-2-2功能主义促进形式的进步
2-3原始装饰的象征主义
2-3-1丰富多彩的原始装饰
2-3-2原始装饰与图腾
2-5-5原始装饰的象征主义内涵
2-4原始设计的社会性
2-4-1原始设计与人类需求的同步增长
2-4-2原始设计造就了社会人
2-4-5原始设计与非物质文化的互摄
第三讲 为人造物的艺术
3-1设计艺术的组成要素
3-1-1科学技术与设计
3-1-2艺术与设计
3-2科学技术与艺术的关系结构
3-2-1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相互对立
3-2-2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相互转化
3-3设计是为人造物的艺术
3-3-1“预先设想”是艺术设计的基础
3-3-2“美的规律”也是造物的规律
3-3-3创新是设计的永恒主题
第四讲美的传统与新生
4-1人造物的有用性与功能美
4-1-1功能美和它的性质
4-1-2功能美不是“有用即美”
4-2人造物的形式与形式美
4-2-1形式对于内容的相对独立性
4-2-2人造物形式的特征
4-2-5从形式到形式美
4-3传统美的积淀
4-5-1传统美的内在意蕴
4-5-2传统美的外在形式
4-4现代美的超越
4-4-1设计革命引发的“反传统”思潮
4-4-2“形式崇拜”的崛起
第五讲 构成的创造力
5-1构成是一种创造
5-1-1功能性的构成
5-1-2形式性的构成
5-2构成的时空秩序
5-2-1时间、空间与运动的关系
5-2-2建造新空间

5-2-3时间的延续效果
5-3构成的形式规律
5-3-1和谐是构成的最高形式
5-3-2对称和“反对称”
5-3-3比例和尺度
5-3-4节奏和韵律
第六讲 设计的形态语言
6-1形态是设计造形的基本语言
6-1-1形态是“元素”还是“要素”
6-1-2设计形态的特征
6-2与线相关的形态
6-2-1外部形态--轮廓
6-2-2内部形态--结构
6-3与物质相关的形态
6-5-1物质形态
6-5-2形态的肌理
6-4与形象相关的形态
6-4-1具象形态及其特例
6-4-2抽象形态
6-5形态的双重属性
6-5-1形态的自身属性
6-5-2形态的关系属性
第七讲 眼和手的智慧
7-1视知觉是一种直觉思维
7-1-1视知觉就是视觉思维
7-2设计与视知觉
7-2-1视觉动态(不动之动)
7-2-2悖论图形
7-2-5从二维到多维
7-2-4错视
7-3设计的思维和方法
7-3-1设计思想的三种模式
7-3-2设计的一般方法
7-4创造性思维
7-4-1创造性思维的品质和“创新”的含意
7-4-2想象--创造活动的先导
7-4-5辐散思维--开拓创造力的温床
7-4-4辐合思维--选择的收敛性
第八讲 自然的“人化”熔铸
8-1设计文化的主体与客体
8-1-1人与自然是一对主客体
8-1-2客体的丰富性
8-1-3设计的“文化适应”
8-1-4设计文化的三要素
8-2人和自然的对立及人的妥协
8-2-1“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局限性
8-2-2自然生态的文化类型
8-3自然是设计之母
8-5-1自然是设计的物质之源
8-5-2自然是设计的“课题”之源

8-3-3自然是设计的“巧思”之源
8-3-4绿色设计的重任
8-4设计文化是对经济生态的动态反映
8-4-1设计与生产力的互动
8-4-2经济类型与设计的价值取向
第九讲 社会进步的足迹
9-1人神之间
9-1-1事物起源的神话
9-1-2人与自然谁是主宰
9-1-5人神沟通的工具
9-2社会形态与设计
9-2-1封闭型社会的设计
9-2-2开放型社会的设计
9-3传统文化的现在时
9-5-1中国的古今文化矛盾突出
9-5-2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存方式
9-5-3设计风格的多样性为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舞台
9-4设计与生活方式的互动
9-4-1设计与人的生活方式相互适应
9-4-2设计对生活方式的直接影响
9-4-5设计和生活方式的对立统一
第十讲 重新体悟中国的哲理
10-1对“重道轻器”的疑问
10-1-1道、器、名的“一体化”
10-1-2道者器之道
10-1-5百工是真正的造物者
10-2对“天人合一”造物思想的辨析
10-2-1“天人合一”造物思想的非普遍性原则
10-2-2“天人合一”造物思想的象征性特点
10-2-5“天人合一”造物思想的伦理道德内涵
10-3造物与自然之天
10-5-1“使之必报之”
10-5-2天物不可暴殄
10-3-3“天工人其代之”
10-3-4“人逆天”与“天逆人”
10-4造物艺术论及其学术价值
10-4-1主体的位移
10-4-2本质的还原
10-4-5造物的艺术观
10-4-4造物的人文观
后记
参考文献

 
本出版社的其它图书
·郭强书法·贰零贰贰
·郭强书法·贰零贰壹
·郭强书法·贰零贰零
·郭强书法·贰零壹玖
·郭强书法·贰零壹捌
·郭强书法·贰零壹柒
·郭强书法·贰零壹陆
·郭强书法·贰零壹伍
·郭强书法·贰零壹肆
·响蓝的天·画的故事
 浏览该图书的顾客还看过
 您最近看过的图书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网站动态 | 联系我们 | 客户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友情链接

雅昌专家顾问  雅昌法律顾问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粤B2-2003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