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出版前言
第一章 一颗革命种子的发芽
上海,一个穷孩子的成长
长江边大革命的洗礼
新文学的召唤
第二章 在左翼文学运动中
难忘的上海剧联
参加“左联”与“两个口号论争”
小说创作的高潮和散文创作
“亭子间文人”
第三章 战争与漂泊
在北平学生移动剧团的演剧活动
第四章 延安,一个新的起点
初到延安
上前线
整风前后
第五章 从解放区到新中国
在太岳的土地上
边区文联——无法逃离的文化圈
政权交替时期的文化接管
理论的选择
第六章 进入电影界
转折的一年
剧本是基础
第七章 在政治和艺术之间走钢丝
“双百”和“反右”
“大跃进”与“十周年献礼”
“新侨会议”前后
“创新独白”和“大写十三年”
第八章 失去的十四年
暴风骤雨的前夜——文化部整风
在“文革”中
第九章 在新时期文学的前沿
恢复与重建
由“伤痕”引发的分歧
第十章 重回电影界
再陷漩涡
期待“黄金时代”
负重前行的老兵
第十一章 散文写作的收获
在怀念中沉思历史
尾声 不息的燃烧
附录:荒煤大事年表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