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观点拍卖收藏画廊摄影当代艺术监测中心图书网华东站艺术中国
艺搜专题视频艺术家网展览书画精品导购雅昌指数华南站English



·《吴冠中全集》 ·人民美术出版社 ·世纪可染---文献集
·傅抱石全集(6卷) ·紫禁城出版社 ·上海中国画院书法篆刻集
·首部高仿真版巨著:中国写实画派 ·吉林美术出版社 ·北京画院·上海中国画院50年
·世纪可染---作品集 ·广西美术出版社 ·《叶浅予中国画作品集》
-->
   您现在的位置:全部图书 >> 文博专题 >>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出版社: 江西美术出版社
作者: 编著:刘上洋
开本: 8 出版时间:2009.08
印次: 2009年8月第1次 所属类别:文博专题
ISBN: 978-7-80749-718-9  
相关重要内容预览:
定价: RMB 198.00

 

内容提要
  序

  巍巍井冈山,中国革命的摇篮。

  80多年前,在中国革命万分危急的关头,****、朱德和他们的战友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气魄,相继率领秋收起义和八一南昌起义的部队进军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武装斗争的“星星之火”,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开启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伟大征程,谱写了中国革命史的光辉篇章。

  井冈山的一山一水,连系着中国共产党辉煌的历史;井冈山的一草一木,承载着中国人民的光荣与理想。为了纪念那段辉煌的历史,更好地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井冈山革命传统,1958年11月,国家投资20万元,在罗霄山脉腹地——井冈山茨坪兴建革命博物馆。1959年10月,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正式开馆。

  建国6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和关心井冈山的建设与发展。1997年,井冈山革命纪念地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4年,为适应新时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中央实施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将井冈山、韶山、延安三地的建设纳入到项目之中。井冈山“一号工程”以新建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为主,以茨坪****同志旧居等11处革命旧居旧址维修保护为辅,总投资达2.5亿人民币。在中央领导的关心和中央、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经过全体设计者和建设者两年来的共同努力,井冈山“一号工程”胜利竣工。其主体工程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已成为具有井冈山特色的标志性建筑。

  井冈山“一号工程”的实施,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井冈山革命传统的弘扬与保护,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井冈山革命先驱的怀念和尊敬。工程建设以来,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曾庆红同志、贺国强同志亲临工地视察;李长春同志、刘云山同志多次听取工程建设的汇报,作出批示;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领导召开专题会议讨论“一号工程”,深入工地具体指导。李长春同志在出席开馆仪式时称赞:整个博物

  馆的建设和布展是弘扬井冈山精神、敢创新路的结果。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利益关系的不断调整,人们的精神要求取向也在不断变化,特别是经历了市场经济大潮冲击后,人们更加渴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精神的回归,呼唤井冈山精神的光大。“一号工程”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建立,目的就是为了打造一个思想道德建设的生动课堂,让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放射出新的光芒。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开馆以后,按照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在全国率先实行了免费开放。开馆以来,博物馆里人潮涌动,观众络绎不绝,社会效益非常显著,充分发挥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巨大作用,成为新世纪以来有重大影响的以弘扬光荣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为己任的民心工程。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建筑造型既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又极具现代感,其陈列中探索出的“红色经典、现代表述”的先进理念,让观众在参观游览时,能够进一步深化对“井冈山斗争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开创了中国革命崭新的纪元”主题的理解。整个展览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参与性为一体,达到了“见物、见事、见人,更见精神”的艺术效果,得到了各级领导、业内专家和广大观众的高度赞扬。工程竣工后摘取了2008年度中国建设工程最高奖“鲁班奖”桂冠。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成就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成为精品工程的最终辉煌。而铸就这一辉煌的人们,心底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以井冈山精神争创一流工程。这个充满魅力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今天已成为井冈山上的一个新亮点,成为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精神家园。

  “一号工程”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建设虽然已经竣工,但翻开这本厚重的画册,建设期间的火热场面又重现眼前,建设者们忙碌的身影使我们难于忘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老红军当年矫健的身影、珍贵的革命文物、博物馆崭新的面貌、精湛的艺术作品无不一一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也希望“一号工程”的建设者们继续弘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在新的岗位上作出更大的贡献,希望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苏 荣
2009年5月12日

 

目录
004……序

008……前言

013……井冈山精神代代相传

021……博物馆新姿

043……基本展陈

071……重点场景

099……馆藏文物

123……艺术精品

153……旧居旧址

185……展馆设施

197……关怀与重视

211……建设历程

219……社会效应

229……井冈山“一号工程”大事记

232……后记


 
本出版社的其它图书
·转型·求道:王林森瓷画...
·没有建成的天堂·谈张谊...
·《中国青年艺术家》--...
·寻找自我
·素心·许华新作品集
·桂林摩崖石刻文化生态发...
·当代新锐水墨画家系列·...
·任伯年研究大系:诗书题...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师...
·笑看无限往来人:张榕山...
 浏览该图书的顾客还看过
 您最近看过的图书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网站动态 | 联系我们 | 客户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友情链接

雅昌专家顾问  雅昌法律顾问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粤B2-2003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