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观点拍卖收藏画廊摄影当代艺术监测中心图书网华东站艺术中国
艺搜专题视频艺术家网展览书画精品导购雅昌指数华南站English



·《吴冠中全集》 ·人民美术出版社 ·世纪可染---文献集
·傅抱石全集(6卷) ·紫禁城出版社 ·上海中国画院书法篆刻集
·首部高仿真版巨著:中国写实画派 ·吉林美术出版社 ·北京画院·上海中国画院50年
·世纪可染---作品集 ·广西美术出版社 ·《叶浅予中国画作品集》
-->
   您现在的位置:全部图书 >> 水粉水彩 >> 风雅之江---水彩画五人展
> 风雅之江---水彩画五人展
出版社: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作者: 编著:许晴
开本: 16 出版时间:
印次: 2010年1月第1次 所属类别:水粉水彩
ISBN: 978-7-81083-934-1  
相关重要内容预览: 1 2 3 4 5 6 7 8 9 10 
定价: RMB 80.00

 

内容提要
  浙江一直是水彩画重镇, 1928年,在浙江大地上建立的国立艺术院(即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对中国水彩画的影响甚为深远,先后在该校担任水彩教师的,早期有林风眠、王悦之、关良,重庆时期有北平艺专教育背景的李剑晨,新中国成立后有上海美专教育背景的倪贻德、潘思同;改革开放以后主要有吴德隆、潘长臻等。该校培养出的水彩画名家,早期有王肇民、吴冠中、席德进、乌密风、樊明体、杨云龙等。新时期,自1989年起至1995年连续在杭州举办了全国性“中国水彩画大展”及学术研究会,成为全国水彩画家会聚、研讨的重要基地。杭州也因此有“水彩画城”之美誉。1998年9月,在中国美术学院开班的“中国首届水彩画高级研修班”,有来自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的21名学员,他们后来成为各类水彩画展览中“披金挂银”的骁将,因此 这个班被戏称为中国水彩画的“黄埔一期”。近两年来,浙江的水彩画学术活动再次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百年华彩乐章——中国当代优秀水彩画家提名展”、第二届美术报艺术节 “彩绘当代——当代中国水彩画名家邀请展暨高峰论坛”等活动的相继举行,再次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就在这样一个被关注的背景之下,近期,浙江水彩画的五位水彩画家周刚、骆献跃、周崇涨、林绍灵、杨斌的作品联展又要闪亮登场。

  周刚,被人称为“一个至情至性的画者”、“一个孜孜不倦地追寻美的行者”,他更是一个自比为“思想是天地间的流浪汉”的学者。周刚说画画是一个从心像变成图像的过程状态,他的作品,强调色彩的语言整合和使用,强调特定景物、环境下所呈现出来的自然景观的趣味性。看他的创作,我们能探悉出他在兼容并蓄中西文化的同时张扬本民族文化特性的努力,能感受到他通过画作体现当下社会共同价值的追求。他的画是他追求纯粹留下的痕迹,他吸收传统,又疏离传统,秉承真实客观的记录态度,又以“当局者迷”的状态呈现纯粹个人性情。

  骆献跃,是个善于用水的的水彩画家。水是水彩画的灵魂,骆献跃的作品之妙正是他浓郁的“水味”。他把水的灵性、水的品格巧妙地注入在自己的画中,水与彩交融所产生的那种难以名状、自然天成、亦幻亦真、神奇美妙的艺术效果,画家的感情和艺术个性也就借助水的流淌、扩散、聚集、分解而挥洒。如他所言“水携种种神韵而来,却又在试探你有无‘点水成金’的胆识”。

  骆献跃的用色施彩也有着强烈的个人特点。他习惯依靠色彩的明度、变化、对比与调和来状物抒情。他的色彩十分耐看,力求表达出丰富的光感与层次,画面的亮部以光色统一,暗部以色彩协调,光色相映成趣,颇具秀而不媚、艳而不俗、简而不空的境界。他笔下的江南景致,有着油画色彩语言的生动性、丰富性,有着水的灵性,呈现出滋厚润泽的艺术效果。

  周崇涨的画“散淡中透出睿智,随和里藏着清醒,可以长久吟味”。他的作品大多是一些小品短片,画中之物也多是平日生活里的常见之物,如水果静物、衣物和房屋树木。但是这些简单的物象总是被他营造出一种淡然闲适的独特意蕴,在淡淡的水韵中带着朦胧的浅浅醉意,变得可以用视觉来直接触摸。

  林绍灵的作品有人称其为“婉约之笔,写尽沉雄”。他在内容与形式之间寻找合适的契合点。他以“一个艺术工作者的敏锐和热情,捕捉瞬间的生活场景,体现当今的时代精神”。近年来,林绍灵从具像绘画转换到表现心景性情的意象表达方式,内容源于现实生活,表达上选择的是“意象”陈述。他的近期作品《逝去的风景•江南》,通过大实大虚的艺术处理方法,凸显出画面最精彩的部分;通过冷暖对比和明度对比,在统一中求变化;通过借助优雅的灰色调,来营造唯美的抒情效果。他笔底的江南纯粹是文化性灵的境界,“使人感到这江南在悠远的历史时空中曾经散发着书香,在历经沧海的寂静中亦时有绚烂”。

  杨斌的作品色彩清新、明快,用笔流畅、灵动,画面简洁、概括。有节奏的笔触和线条极具韵律美感。他喜欢通过写生去直接体验生活,捕捉自然界的光色变化和生动的形体特征。他的水彩画写生与学院教学中的写生不是一个概念,在他的笔下,水彩画写生作为色彩训练的“基本练习”和创作准备的“搜集素材”的身份得到改变,他的写生,将客观对象和主观美学结合起来,取舍大胆,饶有自己的审美情趣,从而使写生和创作融为一体。因此,他的作品既是再现客观自然的美,又是主观地表现美的自然。大自然给予他灵感,他又以灵感晕染作品,景画交融,江南水乡也就在他的画笔下获得了新的生命。

  新时期以来,水彩画创作存在着明显的“拼展览”倾向,并导致了水彩画创作的“趋同化”。当然,一些画家也想有意识地追求作品的差异性,但他们的追求,往往落在表面的、肤浅的技法层面上,比如对水彩画“水味”的弱化,对融合油画、丙烯、水粉等语言的强调,在作品体型上的“趋大”,创作手法上的“趋细”,这种出于求异考虑的追求,结果也反而是 “趋同”,其关键还是缺乏对水彩画的精神境界、水彩意趣上的建树。在这样的整体背景下,浙江的水彩画却保持了很好的学术品格,他将自己的发展与中国的文化特别是浙江的地域文化深入地融合起来。作为浙江水彩画的优秀代表,参加展览的五位画家的作品渗透着浙江秀美山川湖泊的别样诗意,抒发着烟雨江南的逸气;他们在充分发挥水彩画水色淋漓特点的同时,还透着特殊的中国文化情怀。在他们作品中,明确体现出来的清新、雅逸、流畅、秀丽的气质以及多样化风格的积极探索,不仅使我们对浙江水彩画的未来充满期待,也给当代中国水彩画家的艺术探索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点。毕竟,中国水彩画的成熟,地域性文化将扮演重要的角色。因为,只有水彩画真正地与地域文化想融合、相激荡,那才会有中国水彩画真正意义上的辉煌。

 

目录

 
本出版社的其它图书
·书学之路——2015全...
·打开可能性——中国美术...
·中国当代艺术名家
·中国佛教艺术精品展作品...
·《中国美术学院教学范本...
·《中国高等美术院校教学...
·桃源梦---沈明权现代...
·铸金炼课---李刚山水...
·万象圆城-叶向礼百荷画...
·《意笔花鸟画》
 浏览该图书的顾客还看过
 您最近看过的图书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网站动态 | 联系我们 | 客户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友情链接

雅昌专家顾问  雅昌法律顾问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粤B2-2003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