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观点拍卖收藏画廊摄影当代艺术监测中心图书网华东站艺术中国
艺搜专题视频艺术家网展览书画精品导购雅昌指数华南站English



·《吴冠中全集》 ·人民美术出版社 ·世纪可染---文献集
·傅抱石全集(6卷) ·紫禁城出版社 ·上海中国画院书法篆刻集
·首部高仿真版巨著:中国写实画派 ·吉林美术出版社 ·北京画院·上海中国画院50年
·世纪可染---作品集 ·广西美术出版社 ·《叶浅予中国画作品集》
-->
   您现在的位置:全部图书 >> 收藏鉴赏 >> 记忆龙城(卷一/卷二)
> 记忆龙城(卷一/卷二)
出版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作者: 编著:常州市政协学习与文史委员会
开本: 12 出版时间:
印次: 2009年12月第1次 所属类别:收藏鉴赏
ISBN: 978-7-5098-0528-2  
相关重要内容预览:
定价: RMB 328.00

 

内容提要
  此书为平装书。
  我们把这本册子定名为《记忆龙城》。何谓记忆,就是追溯历史,回忆过去,留下精彩而难忘的瞬间;何谓龙城,就是这座具有2500多年历史、六龙汇聚的江南文化名城常州。百年常州旧影,记录了清末以来有关这座城市的风物、人物,以及人们所经历的事件与生活。这是一部凝固的城市画卷,这是一段影像可以作证的历史记忆。诗可言志,画可传意,影可留神,我们试图以这本反映常州100余年历史变迁的老照片,重新翻开已经过去的往事,留住这座城市的神韵。

  公元前547年,季札受封延陵地以来,常州成为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延陵因境内有延陵山而得名,如同苏州因姑苏山得名一样。武进境内有胥城、淹城等春秋时期的遗址,阖闾城一度成为吴国的都城,这是历史的重要佐证。岁月流淌的2550余年间,春秋遗风、齐梁文化、宋明理学、清代各种学派相继在这里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她拥有“东南无与常匹俦”的文化地位。

  1840年以后,工业革命在我国沿海地区萌发兴起,作为近代工业发祥地上海的近邻,常州得其风气之先,民族资本开始在素有“中吴要辅、八邑名都”的龙城集聚,城市迅速扩展。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这座城市再度焕发青春,20世纪70年代末,常州已经成为全国中小城市中的一颗璀灿明星。然而,历史上无数次争战,给这座城市留下累累伤痕,几近毁灭;现代化进程又与传统文明发生碰撞,薪火相传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屡屡受损,如今,涅槃后获得新生,显得那么珍贵,那么神圣。

  摄影艺术传入我国已有100余年历史。常州早期就摆弄相机的不乏其人,如赵元任、刘半农、吴中行等摄坛先驱。镜头如同一双明亮的眼睛,守望着这座城市的沧桑变化,捕捉她曾经拥有的精彩瞬间。100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瞬时流星;2500年,常州只是文明史上点点积淀。然而,正是各地的这些积淀,形成了中华文明的博大与精深。

  有朋自远方来,常常这样发问:常州真有2500多年历史吗?可为什么找不到城市文明存在的完整证据?常州果真是江南名都?可为什么与其他城市长的一个模样?我们只能作这样的回答:文明本来是完整可靠的,有时甚至是灿烂夺目的,只因常州地处南北要冲,自古兵家必争,城市屡建屡毁,宋末元兵屠城甚至只剩下古村十八户人家;特色本来是无比鲜明的,有时是甚至令人赞叹的,只是在现代文明的进程中又在无意地失去她的个性。好在镜头留下现代都市新貌的同时,还留了一些常州的旧影,那些风物、人物尽管是陈旧的、模糊的,有的甚至是悲怆的,但毕竟我们曾经这样的熟悉,这样的亲切,毕竟可以帮助我们记住这座城市的过去。

  常州,生我养我的故土,悲我喜我的乡邑,《记忆龙城》中的遗踪旧影,是抹不去的回忆。历史总是像个老人,无时不在告诫后人代代传承文明。在共和国诞生60周年,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常州解放60周年之际,我们把百年常州旧影集作为最珍贵的礼物,奉献给大家。

  《记忆龙城》共分运河情韵、郡城楼影、街坊寻踪、名胜古迹、水乡旧梦、乡风市声、工商遗存、人物印象、龙城往事九个部分,采取条块结合的方式,从不同侧面反映近代常州的百年变化。

  这是一部用照片说话的城市图志,它真实记录了乡邑历史和社会场景。当然,1600余张照片自然无法全面、完整反映常州厚重的历史文化,只能作为历史的碎片,拼凑旧时的轮廓,拾起逝去的光阴。我们相信,这座城市走过的道路轨迹,一定会唤起你的美好回忆;这方土地留下的岁月痕迹,似乎就是昨天的梦境。(文章来源:《记忆龙城》)

 

目录
006 序



016 运河情韵

018 运河风光
042 运河桥胜
066 运河人家

082 名胜古迹

084 乡邑胜迹
110 古典园林
134 寺庙道观

156 郡城楼影

158 城关码头
165 明清建筑
170 民国建筑
190 建国早期建筑
196 其他地标建筑
214 街坊寻踪

216 旧时街道
238 古邑里弄

262 水乡旧梦

264 诗意乡村
277 水乡虹影
290 古镇老街
306 乡间农事

322 乡风市声

324 农家风情
331 市井生活

346 工商遗存

348 早期工业
376 商行商号
382 旧时商标

386 人物印象

388 早期先驱
395 革命人杰
406 文化名人
432 印象百姓

454 龙城往事

456 晚清民初
480 抗战时期
495 解放前夕
508 建国早期
544 “文革”时期
577 “文革”以后
(改革开放初期)



598 后 记

 
本出版社的其它图书
·感天动地的壮歌
·范曾韵语
·张经武与西藏解放事业
 浏览该图书的顾客还看过
 您最近看过的图书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网站动态 | 联系我们 | 客户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友情链接

雅昌专家顾问  雅昌法律顾问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粤B2-2003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