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二○一○年夏天的某一日,在阳台的微风中读荆浩《山水赋》,通体清凉,唏嘘不已。感觉自已好象坐在董源《潇湘图》水草丛生的岸边。其实,所谓绿色生活,低碳经济,不在未耒,而只能在永远回不到的过去。这个淡兰色的星球在一点一点地变黄,风景山水只会越耒越衰落、败弱。荆浩充满深情地描绘过的这样一些平淡而又迷离的风景已渐渐的消失了…
『春景则雾锁烟笼,树林隐隐,远水拖蓝,山色堆青;夏景则林木蔽天,绿芜平阪,依云瀑布,行人羽扇,近水幽亭;秋景则水天一色,簌簌疏林,雁鸿秋水,芦岛沙汀;冬景则即地为雪,水浅沙平,冻云匝地,酒旗孤村,渔舟倚岸,樵者负薪。风雨则不分天地,难辨东西,行人伞立,渔父蓑衣。有风无雨,枝叶斜披;有雨无风,枝叶下垂。雨霁则云收天碧,薄霭依稀,山光浅翠,网晒斜晖。晓景则千山欲曙,轻雾霏霏,朦胧残月,气象熹微。暮景则山衔落日,犬吠疏篱,僧投远寺。帆卸江湄,行人归急,半掩柴扉。或烟斜雾横,或远岫云归。或秋江古渡,或荒冢断碑。或洞庭春色,或潇湘雾迷。』
《潇湘图》的水天一色可以说是文人精神家园的某种表述。《潇湘图》描绘
的大概是江南吧,因为根据历史传记的记载,董源应当一生都没有去过湖南。然而《潇湘图》图中的山峦,已非高耸入云的燕赵幽崖、雄浑壮阔的齐鲁高峰。那个地方,水天一碧,那个地方山间植被繁茂、云雾凄迷。山水相接处,浅滩以短小披麻皴堆出,沙洲水草丰茂,暗合李清照『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词意。
有了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才会有对于精神生活的理想和追求。即便这追求只是一个无名小卒坐在阳台上饮茶时天马行空的遐想。《潇湘图》就是董源梦想中的家园,具有江南散雨飞花之景,但是远在荆楚蛮荒之地。深邃、悠远,与一切都充满了距离感。凭窗而立之机,心里空落落的,总觉得眼前少了一份依托。今天阳光灿烂得简直辉煌。可惜楼下的草地被工人们铲平盖了临时的棚户。赤裸的土地七零八落,倍显凄凉。工地的建设热火朝天,我却觉察到了一丝特别的寂寞。格外怀念窗前的草地,虽然它们才被夷平不久,工人们很快就会离去,草地马上就又会是一片苍翠,但一切都会不一样了。晴朗而闲适的夏日,我想念楼下的绿地,想念荆浩《山水赋》里描述的那些忧郁令人依依不舍的所有风景,想念董源《潇湘图》中的水草,有时候自己在夏天的艳阳中似乎闻到了它们青翠的气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