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全部图书 >> 当代艺术 >> 新界面Ⅳ---春天来了 |
|
 |
> 新界面Ⅳ---春天来了
|
出版社: 非正式出版物 |
作者:
|
编著:子谅,红桥画廊 |
开本: |
出版时间: |
印次: |
所属类别:当代艺术 |
ISBN: |
|
相关重要内容预览:
|
定价: RMB -- |
|
|
|
|
内容提要
新界面Ⅳ---春天来了
文 → 丁炜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新的一年里,艺术也有其自身的萌动。
众所周知,中西文化的交流已走过很多年,从晚明时有节制的初始交流,到清末的被迫学习,再到民国时的思想论战,一直都是以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为中心而展开的。其间虽然形势不断变化,但这种交流历经近两个世纪的交错与冲撞,一直延续至今。如今,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这势必重新在文化领域掀起巨大波澜。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中国经济稳健增长的背后,一种新的东方文化的内涵正在形成,中国的文化也将面临新一轮的复兴。这种文化的复兴承载着五千年悠久的文明沉淀,根植于东方传统,兼容并蓄;并且将以一种崭新的灵魂形式展现于世,对未来世界将会产生积极影响。
所谓“新界面”,其实指的就是这种新文化,这与中国在当今世界的崛起和全球一体化有关。当然,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这势必在最敏感的艺术领域萌生,也就是我们所讲的“新界面艺术”。需要指出的是,“新界面艺术”并不是某一新型的艺术流派或者文化团体,而是在这种新的文化中出现的新的艺术表现。它孕育于现实世界的日常生活之中,展现一种新的艺术状态,拓展着生活的内涵和外延。
“新界面艺术”展,迄今已举办了三届,分别是:2006年的“超衰酷一代”和“UP一代登陆展”,2007年的“搜索未来”。而今年4月12日将在红桥画廊新馆H&H Space举办的新界面展,定名为“春天来了”。 顾名思义,这表示新生事物发韧之初的迹象,也意味着一种新的脉络历程,与中国当代艺术的走向有关。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当代艺术也势必要迎来真正意义上的春天,建立新的文化认知和价值导向,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西方的价值认知体系之中。这不是凭空判断,从对历史的思考中,也从当下的艺术境况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这种变迁。
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两个阶段。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林风眠、吴大羽、庞熏柝等艺术家,他们通过留学西方直接深入西方文化的腹地,进行学习与创作,致力于“融合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是第一次系统的学习西方现代艺术。后来,由于战争和中国特定的政治时局,这一过程没有得以继续,甚至处于后退和停滞状态。但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开始了对西方艺术再认知的三十年,这三十年,在文化上秉承五四传统,是一个新的学习和消化的时期。中国的艺术家通过对西方现当代艺术表现手法和观念的学习,结合个人对时代的生命体验,一方面弥补了与西方现当代艺术的差距,另一方面也在中国当代艺术的探索中取得了成果,同时,这也是一个新的再创造过程。更年轻的一代艺术家们在自身独特的文化背景下,开始新一轮的艺术尝试与实践。这种实践建立在中国的文化沉淀之中,贯穿东西,并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将成为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的新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或者说得具体一点,西方现代绘画流派以及艺术思潮在上世纪80年代涌入中国之后,短短三十年时间,中国的艺术家如饥似渴地遍尝了西方现代美术的所有流派,从最初的生涩照搬,到变通改良,中国的艺术家以惊人的理解力和创造力为原本走向没落的绘画呈现出新的生命力和可能性。此种趋势,在新一代的艺术家身上也更明显。他们已直接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对他们来说,已经没有了明确的东西方文化差异,有的只是信息全球化以及全球一体化的当下境遇所带来的新时代的体验。中国的传统文化、西方传统文化、中西方在现当代艺术方面的探索成果、新时代的个人化体验等多重因素都成为了他们可以轻松汲取的营养。出入其间,悠然自得。同时,他们在当代艺术方面的创造力以及丰富的面貌不仅可以代表中国当代艺术的生命状态也可以反映世界新的当代艺术的可能性。
这种现象不仅承载着东方新文化的内涵,也意味着其背后新文化的酝酿与开端。艺术往往都是文化的先行者,艺术是先锋。这种新的文化现象预示着中国文化真正意义上对自身现代语言和灵魂形式的重建。面对以往“普遍西化”的导向和状态,中国文化经过对西方文明100多年的学习、吸收和消化,现在需要重建一种新的价值认知。
这是历史的一个契合口,也是东方新文化重新自觉与自行的年代。这一切都以中国经济的崛起为背景。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东方新文化的形成,是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为基础的。梁漱溟先生曾在《中国文化要义》开篇绪论中谈及中国文化的特点,即“博大”、“深沉”、“敏感”、“通变”等,也就是中国文化巨大的同化特性。虽然在表现上,中国传统文化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但是,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血液,并不会因生活方式的表面的变化而消亡。相反,正是在剔除了表面的形式之后,传统以一种更接近本质的方式传递并延续发展。也正因如此,这种新文化的生成是以东方文化的内涵为主导的,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吸收与包融的发展过程。在以数字科技和虚拟网络为媒介的全球一体化背景下,这种新的文化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崇尚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源自东方的新文化,在发展的中国逐渐融入世界之中的时候,会对全世界产生积极的影响,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
简而言之,都是一种关于对文化体系的重新认知,这种认知在一贯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完成。而历史发展到现在,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这种变迁。为什么起源自西方的现代绘画能够在东方重新生根发芽,并展现出一种新的生命力?关键之处,恐怕还就是两种文化格局在本质取向上的不同所致。从本质上讲,西方文化是侧重于科学的,帮助我们解决生存问题;东方文化则倾向于哲学,帮助我们解决精神问题。当生存问题不成为问题以后,精神问题自然找上门来。艺术正是不断在以新的方式和新的表达,来阐述对人的关怀。而东方文化其独特的内涵为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量。这反过来也说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东方文化具有这种解决人类终级问题的新的可能性。艺术是这种新文化的先验官,是新文化产生的第一证据,随之其后,新文化将点燃在各领域层面。
在这样的历史境遇下,把中国当代艺术从既定体系中独立出来,放置于这种新的文化体系中来思考,进行独立的反省和探讨以及思考其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新界面艺术”就在这样环境中诞生的。它是一种心与心之间的艺术,是心灵的艺术,是一种新的生活态度,敏感、鲜活、富有生命力,如浴春风,是以谓之“新界面-春天来了”。
此次“新界面-春天来了”艺术展参展艺术家有刘炜、毛旭辉、唐志冈、王兴伟、叶永青、曾梵志、周春芽、陈可、方舟、何伟、黄宇兴、李储会、梁彬彬、林国成、娄申义、破水、尚一心、史新骥、舒杨、汤炀、王光乐、许珂、张晋熙等艺术家,力图通过对他们的最新作品来探讨这种东方新艺术现象,展现在这个特定的、承前启后的历史时期,这种东方新文化酝酿的契机,及其复兴与发展的潜质,并且更加直接和深入地展现中国当代艺术在当下的水准,进而思考中国当代艺术在未来的可能性和发展趋势,推动和梳理中国当代艺术健康并富有生命力地向前发展。
在上个世纪后现代主义过渡砍伐的空地上,新的艺术将在21世纪获得重建,而这将发生在中国。
(文章来源:《新界面Ⅳ---春天来了》)
|
|
目录
18 刘 炜 Liu Wei
28 毛旭辉 Mao Xuhui
38 唐志冈 Tang Zhigang
46 王兴伟 Wang Xingwei
54 叶永青 Ye Yongqing
62 曾梵志 Zeng Fanzhi
70 周春芽 Zhou Chunya
82 陈 可 Chen Ke
92 方 舟 Fang Zhou
102 何 伟 He Wei
112 黄宇兴 Huang Yuxing
122 梁彬彬 Liang Binbin
136 李储会 Li Chuhui
148 林国成 Lin Guocheng
156 娄申义 Lou Shenyi
166 破 水 Po Shui
174 尚一心 Shang Yixin
184 史新骥 Shi Xinji
192 舒 杨 Shu Yang
202 汤 炀 Tang Yang
210 王光乐 Wang Guangle
220 许 珂 Xu Ke
228 张晋熙 Zhang Jinxi
238 艺术家DNA
272 艺术家简历 Artists' C.V.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