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拉辛像
仿路易-西蒙·布瓦宗(1743-1809)作品
19世纪
瓷塑
36*26*33cm
RF 3168
1884年入藏凡尔赛宫
该肖像与博胥埃的肖像(RF 3170)均出自“法国伟人”系列,该系列由营造总监昂吉维莱尔于1777年开始定制,由当时最好的雕塑家创作,用来装饰卢浮宫的大长廊。从1782年开始,皇家塞夫尔瓷器厂制作了这些半身塑像的缩小版仿制品—瓷“胎”,即“生”瓷,不涂使瓷器表面光亮洁白的含锡釉。拉辛是被选中的18世纪伟人之一。他3岁沦为孤儿,由皇家港的詹森派教士抚养成人,并在教会小学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那里学会了希腊语和拉丁语。即使后来改行开始创作悲剧,拉辛对自己的启蒙老师仍饱含感激之情。1667年的《昂朵马格》使他一举成名,该剧首映献给王后,然后由布格涅剧团演出,与莫里哀的剧团相抗衡,自此拉辛与莫里哀关系破裂。当时,拉辛已从莫里哀处借到最好的女伶泰蕾莎·都·帕克,并与她相爱。之后,一系列拉辛创作的悲剧均获成功,如《不列塔尼库斯》(1669),《贝蕾尼斯》(1670),《伊菲姬妮》(1674)。其中,最后一部悲剧还在第二次攻占弗朗什-孔泰后举行的凡尔赛宫庆典中上演。因受路易十四赏识,拉辛(同波瓦洛一起)于1677年被指定为史官。他停止创作悲剧,全身心投入到为路易十四歌功颂德的工作中。但应曼特农夫人的要求,他仍为圣西尔皇家教育学院中的年轻女子创作了两部宗教悲剧:《伊斯特》(1689),《阿塔利》(1691)。这个瓷“胎”充分展现了创作中的拉辛:他手拿稿纸,脚踩在自己的悲剧作品上,椅旁是代表他创作的悲剧人物的王冠、短剑和月桂树叶。
(文:Nicolas Milovanovic 摄影:Jean-Marc Ma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