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本书汇集了80余位当今知名美学家、哲学家、理论家、批评家、作家、学者的文章或发言,可谓是百家争鸣。尽管他们的看法、角度、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并不相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指向,这就是,中国的改革开放为周韶华创新性的艺术理论和实践提供了空间环境,他果断地抓住了历史机遇,秉承着极强的使命感和文化担当,自觉站在时代前沿,以超凡的勇气,把传承与革新的双重任务担当起来,艰难突破旧有的范式,使得中国画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型成为可能。
为转型,周韶华先生进行了数十年的艰苦探索,不仅画了难以计数的作品,而且先后写了百万余字的论述。诚如刘骁纯先生所言:“周韶华对中国水墨画革新的最大贡献是改变了水墨画坛对‘文化传统’的狭隘理解,扭转了将文人书画传统和院体艺术传统视为基本传统甚至唯一传统的狭隘观念,在原始艺术、石窟艺术、陵墓艺术、民间艺术、文人书画艺术和院体艺术中,甚至在文学、哲学中寻找更大更根本的文化传统之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