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全部图书 >> 文博专题 >> 艺术现场:艺术活动策划札记 |
|
 |
> 艺术现场:艺术活动策划札记
|
出版社: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 |
作者:
|
编著:龚云表 |
开本: 889*1194 16 |
出版时间:2008.02 |
印次: 2008年2月第一次 |
所属类别:文博专题 |
ISBN: 978-7-80678-804-2 |
|
相关重要内容预览:
|
定价: RMB 68.00 |
|
|
|
|
内容提要
序
殷雄
龚云表先生长我近二十岁,但我们是好朋友,应属忘年交。随着交往时间越久,敬重的比例在不断增加,因此,更像是师友的关系。这些年,我不断参与他策划的一系列艺术活动,这次收入《艺术现场》的文本中,有近一半是我亲历全程的。当他决定将这十二年间所做的艺术活动整理、盘点时——称其“盘点”,我想,他是在把十二年策展生涯作一次阶段性的总结,而非就此关门歇业——他递来的一叠厚厚的书稿,我立时感到它沉甸甸的分量。龚云表先生嘱我写序,这虽然有悖于“尊者作序”的惯例,但他相信我是能理解他的人。这是我毫不犹豫接受的原因,或许也是他邀我作序的缘由。
一
始于1997年秋季的上海艺术博览会历经跨世纪的展事之后,本世纪初年又推出另一个大型艺术博览会——上海春季艺术沙龙。对于上海这么一个国际性大都市而言,这一年两度的艺术盛会无疑有力地支撑着这个城市应具有的文化构架。作为一种超大型艺术品展示、交流、交易的活动形式,博览会汇集了各种越来越趋于专业化的画廊和艺术经纪机构集中展示,成为直接面对公众的巨大平台。称其“巨大”不仅仅是它的容积和为期数天的市场效应,还在于艺博会功能的外延。同时,艺博会又营造了一种氛围,成为带有狂欢意味的节日。这期间,“艺博会去看了吗?”成为相互问候语。不是吗?有多少世界级艺术大师正俯就在这公共空间里,让你如此近距离接触,甚至会让你产生拥有这些作品的距离在缩小的错觉。
锣鼓敲响,大幕拉开。在这个巨大舞台上,交流、交易、谋划、算计、游戏,各色人等,各种角色,各样心事。
在某个安静的角落里,站着一个身形高大的吸烟老者(如按时间推算,十年前他真不老),他像极一个艺术家在自己作品完成后的审视。面对眼前熙熙攘攘的人流和宏大排场,笼罩在烟雾后的眼神有点复杂。是大功告成后的满足、宽慰?是巨大工作量之后仍难掩的瑕疵带来的缺憾?或是像经历一场长时间超强度运动竞赛后的身心俱疲?这便是两个大型博览会的策展人龚云表先生。大家都叫他龚老师。
二
龚老师在参与了创办、主持六届艺博会、四届春季艺术沙龙之后激流涌退。退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功成身退?年岁无奈老去?是,又不是。我妄自猜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遇上难以逾越的障碍,而这障碍恰恰来自于艺博会本身。由于中国的艺博会明显存在“先天不足”,其本质是二级市场——它几乎是与作为一级市场的画廊同步出现的。而缺少一级市场支撑的艺博会必然带有某种程度的“盲目性”和“不合时宜”的超前性;另外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真正的市场模式并没有完全形成,政府的指令和艺术市场法制建设明显滞后于艺术市场自身发展需要。多重矛盾显然不是龚云表先生一人或某个艺术机构能够解决,尽管他始终高扬学术大旗,雄心勃勃地希望熊掌与鱼兼得,但是高大的身躯难免显得孤单。它需要时间的积累,更或许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但艺术博览会对上海乃至我们所处这个社会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由它起步、发展至将来的格局、模式,将会是一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健康与否的历史。同样艺术博览会对龚老师也意义重大。事实上,在博览会期间,他直接策划许多重要的“展中展”,比如收入书中的部分篇目《中国意象油画》、《在江南 · 人文江南》等都提出了中国油画中值得关注、值得探讨的课题,极大提高了艺博会的品质。而其他一系列艺术活动的影响甚至延续至今。
三
现在,该来谈一谈“艺术策划”的话题。艺术策展人制度同样是舶来品,是公认合理而可行的制度,由于独立策展人往往游离于官方和民间之间,因此,他的空间便开阔得多。应该说这种模式因多元经济社会的文化需求而产生。在以往的体制内的展览中,“大”而“全”成为主要特征,这种由各级美协层层筛选、最后集中展示成为主要的形式,更带有体现国家意志的大型展览显示着一个时段的文化形态。称其为“大”,是由于它架构和展览空间的庞大——评选,省(市)级预展,再在预展中选优集中,再经淘汰、评奖后展示,形成庞大金字塔形结构;称其“全”,是指各画种、各种风格并存。但是问题恰恰就出来了,正因为“大”而“全”,却让人反而陷入一片繁荣的“迷宫”:整体的艺术走向是什么?艺术家个体的思考在哪里?在每人一件的作品中,每个人的力量都在有限的画幅中使尽,于是笔笔讲究,样样精到。同时评选制度也有难以回避的尴尬,有如各剧种集中汇演,“话剧”与“京剧”同台竞技,孰优孰劣?当然可以说评选团由各剧种专家组成,但是,专家却有权对其他剧种投否决票的。但他能否懂得其他剧种中极其专业的唱腔设计、结构安排?能否体味演员独具个人魅力表演的精微表达?
无疑,独立策展人是对这种展览方式一种极为重要的补充——近年来,专业学会、美术馆不断推出以风格界定的主题邀请展,实际上也在扮演着策展人的角色。这些展览主题明确,单纯而专业,在越来越泛娱乐化的时代,向社会提供一种学术纯度和职业化的坐标,并在某种程度上起到导向作用。它的价值正在于此。
因此一个称职的策展人,往往决定一个学术活动的成败。他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综合能力:首先,对于潮起潮落的文化现象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并提出明确的学术观点。这取决于他的学养程度,因此,他首先是个学者。其次,具有着一种“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气度,因此,他又应是一个极具个人人格魅力的人。其三,具有着各方面协调、斡旋能力。因此,他又应该是一个社会活动家。其四,任何环节必须亲历亲为,考虑周详。因此,他又应是一个高度敬业的人。
很难。所幸龚云表先生便是这样的人。
四
本来,序者,当为书中文章有所推介和评价。本书收入的十四项艺术活动的文本固然立论清晰,逻辑严密,表述充分、严谨,但作为多项活动的见证人和参与者,我深知这每篇文章后面巨大的超乎想象的工作量,仅从这些理性文章中难以体会。因此,我补充一些背景资料,以此来说明这个话题。以《意象武夷——中德当代艺术家首次面对面互动创作活动》为例,文章前面的引言中有短短的几行话,记录着当时的情形:“——从此时起,一直到活动结束,在这整整一年里,我和苏笑柏(注:著名旅德艺术家)两个人就围绕着这个活动忙得苦不堪言,用‘殚精竭虑’来形容也不为过。我还因此生了一场大病。”策划这个超大型的国际性艺术活动(其中包括世界级艺评家、艺术家),每一项环节都不允许出现任何纰漏,因此还不仅仅是殚精竭虑,他是在以命相搏的。其结果是这次运用民间资本运作、地方政府帮助、画家通力合作的高层次艺术活动获得极大成功,无疑将成为将来这类活动可以有所不断借取的范例,同时在龚老师策展生涯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意义还不仅仅只是对他个人。
德国大艺评家K · 佳尔维茨,这位曾经策划过卡塞尔文献展和威尼斯双年展的老人应邀作为德方主持,在忆及武夷山之行时他说道:“要成功举办这么一个大型的、国际性的艺术活动,没有过人的勇气和能力是不可能的,至少在德国无法举办,而中国居然做到了,而且办得如此出色。”
佳尔维茨岂是一个随意说好话的人。
这些严谨挑剔的德国人是带着感动和满意离开的。而急剧消瘦的龚老师却悄然关闭了手机,住进了医院......
我始终认为,为人为艺是一致的,无法作伪。对龚老师而言也是如此,他的品性和学养也必然地渗入他所策划的一系列艺术活动中。书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开篇所谈的大型艺术博览会外,内容已涉及油画、雕塑、版画、抽象艺术等诸多专业以及更为宽大的人文话题。他称这是在圆他青少年时代的梦。由于机缘,他未能如愿进入专业艺术学院,却考入了浙江工业大学,所学的也是与艺术迥异的专业——化工。尽管此后,他也成为一名卓有成就的化工领域的研究者和组织者,但是少年时代的梦想竟如此顽强地萦绕于心,终于在知天命之年决然突围而出。于是,便有了我们所看到一系列由他主编的书籍、杂志,包括艺术评论、谈艺专著,有了这些重大的艺术活动——如此看来,龚老师这个梦委实绚烂。短短十二年他将自己强健的生命力又一次拓展、延伸。
假如,他当年如愿进入艺术学院,也许我们多了一个或杰出、或平庸的画家。这年头,各种各样的画家太多了。
又假如,他不是一个极具理想化色彩的人——庸常人是不会逐梦的——我们就会少了一位艺术策划者。在当下,杰出的策展人太少了。
2007年9月于上海西郊
文章来源:《艺术现场:艺术活动策划札记》)
|
|
目录
序
殷雄
上海艺术博览会 2
〔附录〕世界各国艺术博览会概览
上海春季艺术沙龙 22
〔附录〕建构中国的艺术沙龙—“沙龙”四人谈
海上油画名家八人联展 34
“纪程”与“继程” 44
鲁迅与珂勒惠支 · 新兴版画 · 当代版画邀请展
上海抽象艺术大展
铸造的可能 66
中国当代艺术家创意雕塑活动
让我们共同面对 72
15+2:艺术家与文学家对话
〔附录一〕15+2:艺术家与文学家对话(节录)
〔附录二〕问卷:关乎艺术的一次文字表述
〔附录三〕答卷:关乎艺术的一次文字表述(选录)
中国意象油画 106
江浙沪油画邀请展暨学术研讨会
意象武夷 118
中德当代艺术家首次面对面互动创作活动
远去的白桦树 130
马克西莫夫油画作品展
在江南 · 人文江南 136
中国当代油画家杭州、常熟写生活动
〔附录〕油画写生活动研讨会纪要
油画中国 158
中国当代油画家作品系列展
此岸 · 彼岸 164
中德当代艺术家11人联展
人文武夷 174
中国当代画家古村落艺术调查活动
后 记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