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全部图书 >> 摄影摄像 >> 历史的铭刻:中国慈善飞跃印度洋 |
|
 |
> 历史的铭刻:中国慈善飞跃印度洋
|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
作者:
|
编著:李玉林 |
开本: 16 |
出版时间:2007.01 |
印次: 2007年1月第一次 |
所属类别:摄影摄像 |
ISBN: |
|
相关重要内容预览:
|
定价: RMB 88.00 |
|
|
|
|
内容提要
后记
李玉林同志是见证了我国民间援助海啸项目全过程的慈善工作者,他对我说,我应该为此书写点什么。急就章,我就说点什么吧,因为我也自始至终参与了该援助活动,感受颇多,为此书补点花絮。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我第一次从事接受国际救灾援助的工作,陪同老外视察灾区,促成国际组织对我灾区的援助。在广东,也许一定岁数的人还会记得当年“欧(洲共同体)共米”的味道。改革开放后,为弥补救灾款的不足,我们开始接受国际救灾援助,救灾捐赠工作从此拉开序幕。没想到,不到二十年的工夫,从接受外援到对外捐赠,中国民间捐赠已经能够承担起援助国外灾民的人道主义事业,并开展得如此之辉煌。这就是变化,翻天覆地的变化!它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神速,展现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全新面貌。我们应该为此而骄傲。
印度洋大海啸,举世震惊。就在那不寻常的2005年1月,中国大地掀起一场规模宏大的捐赠热潮。那年2月初,我们肩负着全国人民的重托,到印度尼西亚海啸灾区慰问灾民。记得在棉兰与华人社团座谈时,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华人,语重心长地叮嘱我们,中国人民的捐赠应该为灾民集中盖房,留下永久的印迹。实际上,在我国的救灾捐赠活动中,修建灾民新村已成为让灾民最大受益,更好地向捐赠者交代的成功经验。老华人的想法,和我们不谋而合。当时,主管海啸捐赠活动的“二李”(李肇星部长和李学举部长),也就是外交部和民政部,在他们的精心部署下,中华慈善总会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两大社会团体,将部分中国民间海啸捐款,为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马尔代夫这三个受灾最重的国家,修建了这些规模和质量都是首屈一指的灾民新村-友谊村,在受灾地区以至国际上都引起了震动。本书详细介绍了友谊村的修建过程,作为直接参与者,我更是体会着从事这项工作的种种酸甜苦辣。
谈何容易,在陌生的国度,两眼一抹黑的地方盖房子。我找谁要地去?记得在印度尼西亚亚齐BRR(印度尼西亚亚齐与尼亚斯重建领导机构)总部,世界各国援助机构络绎不绝地进出各办公室,就为了要地盖房,象赶集似的。随意的一张地图交给你,说你们去协调灾民,取得所有宅基权者的同意,盖去吧。谁碰到都会懵!心里那个急呀!那个无奈呀!想起来真不是滋味!多亏在当地华社多方斡旋,大力协助下,我们终于在亚齐重建规划里,争取到一片山地作为友谊村村址,免去了为取得被毁住宅所有权者同意而要进行的无穷无尽的烦琐与难以克服的困难。要知道,在亚齐被毁房屋四处散落,主人家或遇难或离开,大量的住宅档案被海啸大潮冲走,我们到哪儿找他们去。
记得2005年12月下旬在我驻印度尼西亚使馆,我驻印度尼西亚使馆谭公参善意又严肃地对我说,这回拿不到地就别回国了,在印度尼西亚过新年吧。我心里真是一阵一阵地发紧,责任重大呀!就在那关键的几天,我们在当地华社、热心的华人鼎力帮助下,在远离首都雅加达三小时飞机航程,偏僻的亚齐,翻山跃岭,实地勘察新村址。难忘的12月26日,那一天,大亚齐省省长在任的最后一天(为竞选下届省长职务,他必须先辞职再参加竞选),我们闯入他的办公室,让他在协议上签字;当我们又赶到大亚齐县县长办公室时,县长已在十几公里外的地方参加纪念活动。我们驾车一路狂奔,在活动刚好结束时找到县长,让他在协议上签字;当我们再赶到BRR总部时,其首脑昆多罗先生由于陪总统参加海啸周年纪念活动,累病了,在家里休息,不办任何公务。好心热情的秘书,带着协议书亲自到昆先生家里,在他的床前,唤醒他在协议上签字。当我们在机场准备上飞机时,秘书赶到了,将签完字的协议书交给我们,我心里那阵激动啊,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要知道,没有他们三人的签字,我们的所有努力都要泡汤的。我庆幸,也深深地被那些为中国印度尼西亚两国友谊做出巨大努力,给予无私帮助的朋友们而感动!他们,廖先生、陈先生、黄先生、省长、县长、昆多洛先生、秘书先生、许多许多,我衷心地感谢他们!
不能不提友谊村的建设者—中国水电集团。交接任务伊始,集团的最高领导就向范宝俊会长保证,修建灾民新村,集团把它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无论碰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圆满完成。肩负重任,在斯里兰卡、在印度尼西亚、在马尔代夫,各施工项目单位,从领导、管理人员到工人,面对着受援国办事效率低、政治局面动荡等许多复杂状况,他们积极主动地开展各项工作。在布满树林野草的山头,在低洼泥泞的沼泽,他们不等不靠,自己测量,自己规划,没水自己挖井,没电自己架设,开山劈岭,平整土地,向世界人民充分展示了中国央企惊人的的风采。我记得,张耀正经理划拉着我们熟悉的手势,在斯里兰卡工地上日以继夜地指挥着;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颠簸几个小时前往马尔代夫工地岛上,处理棘手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我记得,何文涛经理那黝黑威严的面孔在烈日下闪亮,指挥着一千多人的建筑队伍战斗在印度尼西亚亚齐高低差达100米的山头上;当建筑工地遭人打砸,他又是如何地与山军(当地民间武装人员的称呼)斡旋;打井的钻头一次一次地断在深洞里,他是如何坚定地说,再钻一个!我衷心感谢他们,张经理、何经理、李工、艾工、工地上的小年青们,许多许多在异国他乡奋战在工地的朋友们!当然,还有为项目工程怄心沥血,红会的戴晓明、中水电的卢华、田光起等那些对项目作出巨大贡献的战友们!
还得感谢的是,著名书法家沈鹏老先生,当他听说中国在海啸灾区修建灾民新村时,欣然泼墨,题下“中斯友谊村”和“中国印度尼西亚友谊村”。如今,在友谊村的纪念碑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这醒目的大字,以及深深铭记的碑文:“2004年12月26日,震惊世界的印度洋海啸灾难给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带来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一切牵动着中国人民的心,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的捐赠热潮。今天我们驻足的‘中斯友谊村’(中国印度尼西亚友谊村),是中华慈善总会和中国红十字会汇聚中国民间千千万万捐赠者捐款兴建的供灾民安居乐业的新家园。她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善良的人道主义情怀和中斯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愿幸福、安宁、和平与进步永远降临在美丽的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土地上,祝中斯(中国印度尼西亚)两国人民的友谊万古长青。”
人性化是这次海啸援助项目的重大特征。为尊重当地习俗,友谊村不仅为灾民提供了舒适美观的住宅,还修建了佛堂佛像(斯里兰卡)、清真寺(印度尼西亚),以及学校、幼儿园、运动场、礼堂、诊所、商店等公共设施,让受灾国灾民感受到中国人民的深情厚意和充满温馨的人道主义精神,也为世界海啸援助行动中树立了一个很好的典范。在国际上百个海啸援助机构云集的海啸灾区,中国项目的办事效率、行动风格、技术质量、工作作风等给众多的外国援助机构带来了震惊和深刻的印象。
值得一提的是,没有印度尼西亚华社的支持与帮助,修建中国印度尼西亚友谊村将困难重重,可能到今天还完成不了。让我永远难以忘怀的是,廖章然、陈民生二位六七十的老人,几年来,为修建友谊村,跑上跑下,飞来飞去,多少的曲折、多少的艰难,他们就是这么毫无怨言地做着。在棉兰,我们还深深感受到印度尼西亚华人那浓厚的中华情结。中国民间援助印度尼西亚灾民修建友谊村,这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成为了现实。经历过那些不堪回首的岁月的华人们,心里激起的将是多么大的震撼与激动,他们是多么地看重我们的行动呀!记得在2005年10月,我们从亚齐赶回棉兰时,已是晚上快八点了,陈民生的公子结婚晚宴,几十桌的华人等侯着我们的到来。那天正好是我的生日,我激动地上台唱了一首闽南方言歌,讲了闽南话,因为他们都听得懂。热烈的场面洋溢着欢声笑语,闽南话、福州话、潮州话、广东话此起彼伏,乡音乡情,友谊友情,是那么的浓烈,那么的温馨。我们被深深地感动着......
当然,我们还记得,驻斯里兰卡使馆的孙国祥大使、叶大波大使、赵占芳参赞、曹安胜一秘 ;驻印度尼西亚使馆的兰立俊大使、谭伟文公参、王海生、孙红,等等等等,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们将一事无成。谢谢了,战斗在外交战线的可亲可敬的领导和朋友们!
特别要强调的是,这次海啸援救行动是我国两大民间机构—中华慈善总会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合作,第一次自己组织自己实施的救灾援外项目,是中国民间救灾援外活动的重大突破,也是我国救灾捐赠工作中值的大书特书的典型范例。受援国的主流媒体做了大量的报道,斯里兰卡总统在友谊村落成时在报纸专版上发了感谢函;中国印度尼西亚友谊村落成已一年了,今年该国议长访华时还专门带来函件以示感谢。友谊村建设其效益之显着,成果之丰硕,经验之丰富,将在我国救灾救援活动史上留下深远的影响。这就是出版本书意义重大之所在。
实际上,最应该感谢的广大的捐赠者。出版本书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通过本书向捐赠者交代捐款之去向,并借以表示诚挚的谢意。为此,我将中华慈善总会接收海啸捐款的使用去向作如下交代:
中华慈善总会共接收海啸捐款25645万元,分配如下:
一、拨付5500多万元折合665万美元紧急救援款给11个受灾国政府,其中印度尼西亚250万美元、斯里兰卡120万美元、马尔代夫120万美元、泰国60万美元、缅甸25万美元、印度25万美元、索马里25万美元、马来西亚10万美元、塞舌尔10万美元、坦桑尼亚10万美元、肯尼亚10万美元。
二、拨付2000万元折合240万美元紧急援救款给印度尼西亚苏北华社赈灾委员会和印度尼西亚佛教总会两民间社团各120万美元,帮助他们安置灾民。
三、拨付捐款者定向捐款240多万人民币。
四、拨付500万元折合60万美元援助印度尼西亚尼亚斯地震灾区。
五、通过民政部拨付800万元资助有关国际组织开展有关的减灾项目。
六、拨付12000万元在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三国修建灾民新村—友谊村。其中印度尼西亚6000万元、斯里兰卡5000万元、马尔代夫1000万元。
七、拨付4000万元购置和运送13000顶棉帐篷支援巴基斯坦地震灾区。
八、拨付256万元筹募活动费用给各地筹款慈善机构。
九、安排300多万元款项帮助灾民新村添置生活用品。
海啸援助项目从实施到完成整整历时三年,今年四月工程难度巨大的中国马尔代夫友谊村落成,此次援助行动才告完全结束。紧接着,五月十二日,我国又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中国最大规模的救灾捐赠热潮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本书的出版,也许能为这次救灾捐赠活动提供借鉴,但愿。
是为后记。(文章来源:《历史的铭刻:中国慈善飞跃印度洋》)
|
|
目录
历史的铭刻——中国慈善飞跃印度洋
Historical Memories
—China Charity Goes across the Indian Ocean
镜头的记述
Narration of Camera Lens华夏的热血
The Warm Blood of the Chinese People
这热血蕴涵着战胜海啸的无穷力量
The warm blood contains the powerful strength that can conquer the tsunami
紧急动员/19
Urgent Mobilization
中华慈善总会与香港凤凰卫视的成功合作/20
The Successful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Charity Federation and Phoenix TV of Hong Kong
海啸无情人间有爱/22
Merciless Tsunami but Kind Love
收好每一笔捐款/25
Keeping a Good Register of Each Donation
义不容辞/30
Be Duty-Bound
寄托深情的汇款单/31
The Remittance Notes Entrusted with Hope
“爱心中国”义拍/33
“Love ·China” Auction
明星们的奉献/36
Contributions of the Famous Stars
翰墨写慈善 丹青送爱心 /40
Superb Artistry Dedicated to Charity
爱心无国界 患难见真情/42
Boundless Love Goes through Thick and Thin
中国民间对海啸受灾国的首次捐助/45
The First Relief Aid from the Chinese People
to the Tsunami-Stricken Countries
亚齐的记忆
The Memories of Aceh
这里有痛苦的记忆,也有美好的记忆。美好的记忆是最后的记忆。
There are both painful and beautiful memories. The beautiful memories are the last memories.
书的主人还在人世吗?/49
Is the Owner of the Book Alive?
痛苦的记忆/50
The Painful Memory
他们还能面对这个世界微笑吗?/54
Can They Face the World with Confidence?
废墟上的思考/55
Thoughts on the Debris 亲切地慰问/58
The Cordial Solicitude
虽然还是满目疮痍,可小树毕竟长起来了/62
Desolate as It Is, the Trees Are Beginning to Grow
废墟的诉说/64
What Debris Tells Us
友情/66
Friendship
中国—印度尼西亚友谊村开工典礼/68
The Foundation Stone Laying Ceremony of Sino-Indonesian Friendship Village
让这激动人心的时刻,为美好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71
Let the Excited Moment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Beautiful Future
开工,建设中国—印度尼西亚友谊村/72
The Construction of Sino-Indonesian Friendship Village Went into Operation
大使与工人/81
Ambassador & Workers
扛大机器的女记者/84
The Machine-Carried Woman Journalist
美丽壮观的“中国—印度尼西亚友谊村”/88
Beautiful & Magnificent Sino-Indonesian Friendship Village
新村新美景/89
New Friendship Village, New Scene
不辜负百姓的嘱托/96
Not Live Up to the Chinese Donors
责任——中国地方慈善组织代表在中印友谊村/100
Responsibility -- Chinese Reprensentatives of Local Charatable Organizations at Sino-Indonesian Friendship Village
“中国——印度尼西亚友谊村”竣工典礼和交接仪式/102
Completing & Handing-Over Ceremony for Sino-Indonesian Friendship Village
签署“中国——印度尼西亚友谊村”的移交文件/106
Signing and Transferring the Documents for Sino-Indonesian Friendship Village
把新居的钥匙送到灾民手中/108
Delivering the Keys to the New Houses to the Victims
举在头顶的友情/117
The Friendship Lifted over the Head
感激与交流/119
Gratitude & Communication
盛大的欢迎晚宴/123
The Grand Dinner
桑梓情深/125
The Feelings of Compatriots
万隆的记忆/128
Memory of Bandung
加勒的微笑
Galle’s Smile
比起海啸带给这里人们的痛苦,微笑才是永远的。
Compared with the sufferings caused by the Indian Ocean tsunami, smiles last longer.
幸福的期待/143
The Happy Expectation
笑给中国朋友/144
Smile at Chinese Friends
斯里兰卡男孩儿/147
The Boy in Sri Lanka
深入考察/149
The Thorough Investigation
细致磋商,签署建设“中斯友谊村”备忘录/151
Careful Discussing & Signing the Memorandum of Sino-Sri Lanka Friendship Village
帐篷小学/155
The Tent Primary School
临时住所/158
Temporary Lodging
淹没可怕记忆的游戏/161
The Games to Bury the Terrible Memory
精心规划/163
Meticulous Design
息息相通/165
Be Closely Bound Up
开工,建设中斯友谊村/168
The Construction of Sino-Sri Lanka Friendship Village Began
憧憬/182
Yearning For
走在雨中/183
In the Rain
为了灾民新村的长长久久(之一)/184
For the Sake of the Friendship Village (Serial I)
为了灾民新村的长长久久(之二)/188
For the Sake of the Friendship Village (Serial II)
阳光下的工地/192
The Construction Site in the Sun
即将竣工的中斯友谊村/196
The Sino-Sri Lanka Friendship Village to Be Going to Comptete
在那里飘扬的五星红旗 /200
The Flying Five-Star Red Flag
编织通往安定生活的五彩路 /201
Knitting the Colorful Road to the Stable Life
对大海的述说/202
The Recounting to the Sea
微笑是永远的/205
Smile Forever
爱在那里生根/206
Love Rooted There
大象与汽车同行/208
The Elephants Walking along with the Buses
搬起未来的希望与幸福/209
Building Their Hope and Happiness
路边即景/210
Glimpses beside the Roads
为了灾民新村的长长久久(之三)/214
For the Sake of the Friendship Village (Serial III)
庄严的时刻/218
The Solemn Moment
点燃象征光明吉祥的灯火/220
Lighting the Lamps Symbolizing Brightness and Good Omen
祈求平安/222
Praying for Peace
为海啸灾民开启幸福的门扇/224
Opening the Door to Happiness for the People of the
Tsunami-Stricken Areas
深深的情谊/226
The Deep Friendship
他们美丽的微笑/228
Their Beautiful Smiles
亲切的交谈/230
An Intimate Talk
引人入胜的沟通/231
The Fantastic Communication
中斯友谊村二村圆满竣工/233
The Completion of Sino-Sri Lanka Friendship Village II
中国援助斯里兰卡住房项目举行交接仪式/235
The Handing-Over Ceremony of Sino-Sri Lanka Friendship Village
友好的情谊,亲切的慰问/237
Friendly Friendship, Cordial Solicitude
我们一起微笑/240
We are smiling together
请吸一支中国烟/243
Having a cigarette made in China
交流的色彩/244
Colorful Communication
美丽友好感情的表达/246
A Good Expression for the Friendly Feelings
海岛的韵律
Melody of the Island
浸满了爱的旋律无比美妙
The Wonderful Melody with Love
花环的悲喜/253
The Happiness and Sadness of the Floralloop
阳光下的美丽画面/157
The Beautiful Pictures in the Sun
马累的记忆/262
Memory of Male
新村要建在最好的地方/268
The Friendship Villege to Be Built in the Best Place
商讨重建方案/269
Consulting the Plan for the Reconstruction
FUNADHOO岛上的开工仪式/270
The Construction Opening Ceremony on FUNADHOO
美丽的海岛,美好的友情/273
Beautiful Island, Nice Friendship
摇动着的梦幻/275
The Dreams on the Hanging Beds
鱼的风景/277
The Scenery of Fishes
船的景观/283
The Scenery of Boats
中国—马尔代夫友谊村成功建成,圆满移交/286
The Completion and Transferring Sino-Maldives Friendship Village
隆重的欢迎,真情的表达/288
Warm Welcome, True Feeling’s Expression
献花给中国朋友/294
Presenting Flowers to Chinese Friends
中国—马尔代夫友谊村/296
Sino-Maldives Friendship Village
美丽、壮观的中马友谊村/297
Beautiful and Magnificent Sino-Maldives Friendship Village
深入考察,高度赞扬/299
Deep Investigation, Highly Evaluation
向建设者致敬/231
Respecting for the Constructors
隆重的竣工典礼/303
A Grand Completing Ceremony
面对中国朋友的微笑/315
Facing the Smiles of Chinese Friends
优美的舞姿,真情的表达/318
Elegant Dancing, True love Expressing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