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观点拍卖收藏画廊摄影当代艺术监测中心图书网华东站艺术中国
艺搜专题视频艺术家网展览书画精品导购雅昌指数华南站English



·《吴冠中全集》 ·人民美术出版社 ·世纪可染---文献集
·傅抱石全集(6卷) ·紫禁城出版社 ·上海中国画院书法篆刻集
·首部高仿真版巨著:中国写实画派 ·吉林美术出版社 ·北京画院·上海中国画院50年
·世纪可染---作品集 ·广西美术出版社 ·《叶浅予中国画作品集》
艺术图书 >> 民间艺术 >> 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朱仙镇卷 >> 朱仙镇年画总概


朱仙镇年画产生的背景

连载: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朱仙镇卷
作者:
出版社联系方式:其他 电话:

  朱仙镇位于黄河冲积扇平原东南部,北临开封,西依郑州,南接尉氏,与周口、许昌毗邻。境内平旷四达,运粮河穿镇而过,自古就有水陆交通之便。朱仙镇因地处中原腹地,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历史上曾与江西景德镇、湖北汉口镇、广东佛山镇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镇”。

  朱仙镇因战国时期帮助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勇士“朱亥”(又称朱仙)而得名。全镇总面积71.7平方公里,属黄河冲积扇平原的组成部分。境内虽是一片广袤无垠的平原,但地势总体看西高东低,海拔最高79.7米,年平均气温14.1℃,年平均降水量723毫米。全镇现有32389人,辖14个村民委员会、1个居民委员会、32个自然村,镇政府驻朱仙镇。
  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泛滥,境内形成了大面积的砂壤土、盐化潮土、两合土。经过当地劳动人民的改良种植,盛产小麦、花生、西瓜。全镇农业以种植业为主,有耕地50210亩,有效灌溉面积19900亩。农作物一年两熟,以小麦、玉米、豆类为主。经济作物以花生、西瓜居多。其中“汴梁西瓜”全国驰名。镇内著名历史遗迹有岳飞庙、关帝庙、清真寺。朱仙镇的“玉堂号豆腐干”和“西双泰竹竿青酒”远近闻名。
  明清时期,朱仙镇有木版年画作坊300余家,年产年画300余万张,行销于邻近各省。2002年,朱仙镇被命名为“中国民间年画艺术之乡”。
  
  启封与朱仙镇
  春秋时期,朱仙镇一带就已经建立了城邑。公元前743年至前701年,郑国君主郑庄公在今朱仙镇的古城村,修建了一座城池,取名“启封”。现启封城遗址位于朱仙镇东南5里,西北城角保存尚好,南北长100多米,高5米,宽30多米,不断有古代遗物出土。1984年经开封宋城考古队的科学勘探和部分发掘,证实启封城为东西略短、南北稍长的不规则长方形古城。东墙长约1105米,西墙长约965米,南墙长约710米,北墙长约550米,周长约3300米。
  关于启封的历史记载,宋人王复斋的《钟鼎款谈》收录有“启封镫”,其铭文为“启封一斤十二两一十二铢容一升”;1975年辽宁新金县的秦墓中出土了“启封戈”;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编年记》中载:“秦昭王卅二年攻启封。”足见启封城历史之悠久。秦昭王三十二年(公元前275年)秦攻大梁(今开封),韩国派暴鸢领兵救大梁,秦军在大梁城下破韩军,斩首4万,暴鸢领残兵逃入启封城内。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刘邦率军西进,攻下陈留(今开封县陈留镇),与秦将章邯军相遇。刘邦击败秦军,秦将王贲逃入启封城内。两次战争中,启封城均牢不可破。可见,启封城在2000多年前已经是战略要地。
  启封自秦汉以来一直为县治。西汉景帝元年(公元前156年)刘启即位,为避景帝名讳,将“启”改为“开”,称启封为开封,开封由此得名。
  唐睿宗延和元年(公元712年),开封(启封)县治移至汴州(今开封城所在地)城内,与原设在汴州城内的浚仪县同城,从而形成浚仪、开封二县同城而各有所辖的建置。而启封故城(今属朱仙镇)从唐贞观年间以后久无修葺,逐渐荒废。北宋中期著名诗人梅尧臣,在其《过古开封城》诗中描述:“荒城临残日,鸡犬三四家。岂复左阡陌,但问新桑麻。颓垣下多穴,所窟狐与蛇。汉兵堕箭镞,青血为土花。”此时的古开封(启封)城已是破败不堪了。
  朱仙镇大约形成于北宋后期。金代初年,朱仙镇才建置为镇,作为开封城南45里的古镇见于史册。公元1127年,金兵攻破开封掳徽钦二帝北去。北宋灭亡后,赵构在临安建立南宋,形成南北对峙局面。公元1140年,岳飞在郾城大破金兵,进军朱仙镇,收复都城开封指日可待。可昏庸无道的宋高宗,却一心向金议和,下令岳飞班师,岳飞抗金“十年之功”在这里被“废于一旦”。其后由于开封一带黄河水患且战乱不断,朱仙镇始终没有较大的发展。

  孙家渡的开通与朱仙镇的兴盛
  朱仙镇的发展以孙家渡的开通为转折点。今贾鲁河本名孙家渡河,为明代刘大夏所开。明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黄河决荥泽孙家渡口,漫流祥符、尉氏、扶沟、通许、洧川、临颍、郾城、商水、太康、项城诸县,至寿州入淮。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刘大夏疏浚孙家渡口,别凿新河70余里,导水南行,经中牟、朱仙镇下至项城,南流入颍,以杀黄河水势,并资通运,即今“贾鲁河”。因为孙家渡河与贾鲁河同是黄河故道,当时航运之价值不大,因此相混。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刘天和奏称:“孙家渡河,自正统时全河从此南徙,弘治间淤塞,屡开屡淤,卒不能通。”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6年)李濂《汴京遗迹志》载:“今所谓孙家渡河者,亦自荥泽而下,引河为渠,由朱仙镇东南,达于淮、泗,似亦汴渠之遗意,特以不近都会,而转漕非其所资,故任其浅涸,而不为之疏浚耳。”自汴河淤塞后,河南没有对外联系的水路,改造利用孙家渡河,势在必行。
  孙家渡河当地俗称贾鲁河,自北而南,穿镇而过,宽五丈八尺,船只直达朱仙镇内。镇北门西数十步有大石桥,大石桥之南有二板桥,二板桥之南有大板桥,大板桥之南即南闸,可司启闭,由此可出镇外。朱仙镇市街主要在镇内,四关也有市街,因北关当通开封大道,南关当通尉氏大道,比较繁华。南门外贾鲁河沿岸,码头林立,长达5里,来往船只一派繁忙。镇内市街以贾鲁河为界分为东西二镇。东镇的主要街道,南北向的有车店街、杂货街、曲米街、油篓街,东西向的有仙人街、炮房街。杂货街多南北杂货,曲米街多米麦商铺,炮房街多爆竹作坊,油篓街多油业行店,仙人街多普通商店。其中以杂货街最为繁盛。西镇的主要街道南北向的有顺河街、西大街,东西向的有估衣街、京货街、铜坊街。京货街多苏广时货,估衣街多估衣店及当铺,铜货街多铜器作坊,顺河街、西大街多普通商店,而以西大街为最繁盛。
  朱仙镇运出货物以西北山货、本省的牲口与土特产为大宗。运入货物以木材、瓷器、茶、盐、糖、纸、布匹、粮食、杂货、京广货为大宗。本镇特产有“西双泰竹竿青酒”、“玉堂号豆腐干”以及红纸、门神、爆竹、香等。“西双泰”创于明代,所制竹竿青酒色味俱佳,盛销于邻近各州县及安徽等地。“玉堂号”也始创于明代,所制豆腐干为佐膳佳品,全镇年产300余万块,多销售于开封、郑州。明末,全镇有年画店约300余家,年产年画300余万张,行销于邻近各省。其他工业还有榨油业,共70余家。
  朱仙镇位于贾鲁河航运终点,下达周家口,由淮河通安徽、江浙,舟楫畅通。小舟更可上溯到京水镇,北与黄河联系。因接近开封省城,其势如省城外港。陆运则由驿道南下经尉氏、许州以达武汉,再北上经开封、卫辉、彰德以达北京。故西北山货物产由此南输,东南杂货由此北运。所以为商旅所必经,水陆交通会集之所,南船北马,由此分歧。如此便利的交通条件,加速了朱仙镇商业的繁荣。

  明清时期的朱仙镇
  贾鲁河通航后,大概自17世纪至19世纪,朱仙镇进入兴盛时期。
  朱仙镇由于地处贾鲁河航运终点、华中及豫南至开封的陆路要冲而兴盛,明嘉靖后,成为中国四大名镇之一。清康熙时盛极,江淮之吴粳、楚稻、丝、茶、糖、纸、杂货,由此北运;西北之山货物产由此南输,南船北马皆分途于此,成为华北最大的水、陆交通联运码头。
  鼎盛时期,朱仙镇区域范围东连宋寨、西接豆腐店、北起小店王、南至腰铺村,面积约50平方华里。镇中心部分有寨墙环护,纵横各3华里,周围10华里,面积9平方华里。辟有四门,寨墙原为土筑,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改用砖砌。贾鲁河纵穿镇中,将镇分为东、西两部分,河上建桥3座,将东镇、西镇连为一体。镇南门外沿河两岸,码头林立,长达5华里,船只亦可直达镇内。镇内有4万户,计20余万口人,多系商人。外地商人主要来自山西、陕西、甘肃、安徽、福建等省。以山西帮商人最占优势,其票号握有全镇的金融权,还设有山西会馆,建有关帝庙,可见其财力之雄厚。陕甘帮多经营山货皮毛,安徽帮多经营典当茶业,福建帮多经营米糖业,本省人多经营酒馆饭店及一般工商业。少数民族有回族,多为小商贩和小手工业者,还有运河上的搬运工。
  镇内宗教活动相当活跃,各类寺庙多达110多处,较大的有岳飞庙、关帝庙、葛仙庙、天后宫、郎神庙、三皇庙、救苦庙、北大寺(清真寺)等。所谓的七十二路神仙,在镇内皆有庙祀奉。各种神仙庙皆有庙会,每会必酬神献戏,当时镇内有戏楼11座,以明皇宫戏楼为最,每年豫省各戏剧班、社,都按时到明皇宫献艺,竞相争艳。朱仙镇成为明清时期开封府属的一个新兴的商业文化中心。

  清末至民国时期朱仙镇的衰落
  自清雍正以来,贾鲁河受黄河泛滥的影响,河道时有变迁。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六月,黄河决中牟十里店与娄家庄,冲开大堤漫溢贾鲁河,由朱仙镇南下,镇中房屋,多被水淹。九月,黄河决中牟杨桥,朱仙镇复被水淹。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黄河又决中牟杨桥,大水流入贾鲁河,改道自中牟南流经朱仙镇西南八里的王堂,又南下至白潭与旧道合流,致使故道淤浅。事后由镇民集资,在镇西南筑石坝二座,将河截断,引水东流,经西门外约四十步,再北流引入镇内,循故道南流。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黄河决中牟九堡,入贾鲁河淹没朱仙镇,破坏河道甚烈,石坝被冲毁,主流仍由镇西南南下,致使镇内河道淤浅。
  朱仙镇的兴起,由于交通的畅达,其衰落也因交通情势之变。自雍正元年、乾隆二十六年、道光二十三年,黄河多次泛滥漫溢贾鲁河,淹没市街、淤塞河道,虽屡塞屡浚,但屡浚屡塞。及至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黄河决郑州石桥,漫中牟之西北而下,经朱仙镇西八里之辛庄,下达白潭,镇中河流浅微,航行困难。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春,黄风时起,贾鲁河被沙填,舟楫完全不通。此时周家口勃兴,代替了朱仙镇的地位,此为朱仙镇第一次大的衰落。其后京汉铁路(1906年筑成)、津浦铁路(1912年筑成)通车,南北交通路线大转移,朱仙镇进入了衰落的第二个时期。与此同时,周家口也因失去了交通之利,逐渐衰落下来。进入民国以后,历经北洋军阀、国民党军队、日本帝国主义的统治与破坏,至解放前夕,朱仙镇已经成为一座破败不堪的集镇,同明清时代的四大名镇时期相比,已是天壤之别。

  建国后朱仙镇的恢复与发展
  1948年10月开封解放,中共开封县委和民主政府进驻朱仙镇,1949年9月迁驻黄龙寺(今开封县)。建国后,朱仙镇先后为区民主政府、人民公社、乡政府、镇政府驻地。朱仙镇的经济日渐复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贯彻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朱仙镇集市贸易迅速发展。80年代初,国营经济、集体商业门市部有44家,个体商户621家,每周日、周三两次绠会最为繁盛,吸引了周围尉氏、通许、中牟及开封市内的居民前来赶绠。星期日绠会人数高达数万人,日成交额平均在60万元左右,最高可达百万元。交易物资主要是木材、牲畜及日用品和农副产品。1986年镇政府将运粮河两岸开辟为商业街,闻名中外的木版年画,享有盛名的“玉堂号豆腐干”,逐步恢复生产,历史古迹岳飞庙、清真寺、运粮河、大石桥等,也经过修缮而面貌一新。
  1986年5月,朱仙镇乡人民政府改为镇带村体制的镇人民政府。全镇辖14个村民委员会、1个居民委员会,计32个自然村,有耕地50210亩,小麦、玉米、花生、西瓜、养殖是当地农村的支柱产业。乡镇企业主要有面粉加工、皮鞋、豆腐干制作、水泥预制厂、农机修配、五金制钉、窑厂等。全镇有初中7所,小学14所,其中开封县第二高中设于镇内河东街。有邮电营业所1处,镇卫生院1所,乡村卫生所17所,遍布于全镇各村。1987年省政府将朱仙镇命名为“历史文化名镇”;1988年10月镇政府制定了总体发展规划,朱仙镇加快步伐,迅速向中原“历史文化名镇”阔步迈进。

  今日朱仙镇
  进入21世纪以来,朱仙镇的各项建设事业全面发展。2000年,朱仙镇被选定为全国社会经济综合开发试点镇后,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全省117家重点镇。
  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全镇有近5万亩可耕地达到了旱能浇、涝能排。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手工业总产值达6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318元。
  商业市场繁荣。形成了周三、周日绠会,贸易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市场实现了专业化区域化经营,建材、百货、日杂五金、农贸、木材加工、粮食等市场形成,辐射周边20公里。
  城镇建设取得历史性的进展。全镇15个行政村,村村通了柏油路,电话普及率达40%,有线电视普及率达30%,实现了村村有小学。2000年,城镇建设更是日新月异,制订了“2000年—2015年朱仙镇镇区和镇域总体规划”,规划将朱仙镇划分为五个功能区:一是以岳飞庙、关帝庙、木版年画为主的历史文化展示区;二是以穆斯林广场、清真寺和穆斯林一条街为主的穆斯林景区;三是运粮河景区;四是以河东大街为主的工贸开发区;五是以启封古城、牛头山、青龙背、饮马泉、点将台等朱仙镇外八景为主的旅游区。对镇内复兴大街、岳庙大街、京货街、铜坊街、戏园路进行了拓宽改造,城镇面貌焕然一新。
  文物旅游事业得到快速发展。2000年以来,朱仙镇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和改观。特别是2002年10月28日在朱仙镇举办了“首届中国木版年画国际学术研讨会”,朱仙镇木版年画纳入“抢救工程”,朱仙镇被授予“中国民间年画艺术之乡”;2003年3月17日成功地举办了“岳飞诞辰900周年”庆典纪念盛会,使朱仙镇的知名度在海内外进一步提高,文化遗产得到保护。
  今日的朱仙镇已成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人文景观众多,集旅游、商贸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名镇”。

文章来源:《中国木版年画全集---朱仙镇卷》

回目录   下一页

目录
【序】
【朱仙镇年画总概】
·朱仙镇年画产生的背景
·朱仙镇年画与本地年俗的关系
·朱仙镇年画的流变和兴衰
·朱仙镇木版年画在中原地区的传播及其影响
·朱仙镇年画的艺术特征
·启封故城(春秋时期)
·运粮河
·腰铺村
·朱仙镇运粮河与老街道
·朱仙镇地图
·岳飞庙全貌
·关帝庙大门
·朱仙镇市街
·朱仙镇清真寺
·朱仙镇街道旧貌 1979年摄
·朱仙镇大石桥 1979年摄
·朱仙镇明代大石桥
·运粮河西街
·岳飞塑像
·买年货
·做花生糕
·属相面食
·春节的枣馍
·观花灯
·盘鼓
·高跷
·舞龙
·舞狮
·吹糖人
·买年画之一
·买年画之二
·买年货之一
·买年货之二
·贴年画
·春节时的大门口
·五谷丰登
·《东京梦华录》中有关宋代开封早市的记录
·《东京梦华录》中有关宋代开封十二月的文字
·宋代开封朱雀门遗址 当年(宋代)卖纸画处
·朱仙镇西大街
·壁画
·壁画 寺塔门神(唐) 登封市
·九阳报喜图(宋)
·婴戏图(宋)
·民国时期的版架 天成老店用
·民国时期的版架 天成老店用
·年画新作之一
·年画新作之二
·年画新作之三
·年画新作之四
·年画新作之五
·年画新作之六
·年画新作之七
·年画新作之八
·年画新作之九
·年画新作之十
·年画新作之十一
·年画新作之十二
·年画新作之十三
·年画新作之十四
·年画新作之十五
·明清时期年画销售大市场——开封大相国寺
·灶君神马 获嘉县
·福禄神马 获嘉县
·万代居官 墨线版 汝南县
·马上鞭锏 线版 汝南民间印
·卢氏中和画店旧址
·卢氏中和画店旧址
·濮阳神马四幅之天爷
·濮阳神马四幅老君
·濮阳神马四幅之鲁班
·濮阳神马四幅之锺馗
·立刀门神 木版套印 偃师泰和老店刻印
·牛王(局部)
·铜旗阵
·访白袍
·孟津口
·锤换带
·锤换带 墨线版
【代表作】
【分类与张贴】
【制作工艺与工具材料】
【画店与艺人】
【与年画有关的民谣故事与传说】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网站动态 | 联系我们 | 客户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友情链接

雅昌专家顾问  雅昌法律顾问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粤B2-2003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