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观点拍卖收藏画廊摄影当代艺术监测中心图书网华东站艺术中国
艺搜专题视频艺术家网展览书画精品导购雅昌指数华南站English



·《吴冠中全集》 ·人民美术出版社 ·世纪可染---文献集
·傅抱石全集(6卷) ·紫禁城出版社 ·上海中国画院书法篆刻集
·首部高仿真版巨著:中国写实画派 ·吉林美术出版社 ·北京画院·上海中国画院50年
·世纪可染---作品集 ·广西美术出版社 ·《叶浅予中国画作品集》
艺术图书 >> 摄影摄像 >> 布拖记事---大凉山腹地彝人生活实录 >> “布拖”话题众人说


彝人的明天

连载:布拖记事---大凉山腹地彝人生活实录
作者:李杰 
出版社联系方式:其他 电话:

               胡小明
              华南师大 人类学博导

  离第一次去布拖,快20年了;现在,视线流连于李杰先生20年前就开始创作的这些摄影作品,《布拖记事》勾起早已尘封的记忆,感觉很亲切。
  苍凉的大山黑黝黝,依稀可见几只瘦小的羊儿斑斑点点散落于稀疏的植被中;贫瘠的土地雨后泥泞粘滑,坡上盛开的大片荞麦花;黄泥砖垒成的低矮房屋,埋头进去习惯黑暗的同时感觉到火塘的温暖……那是神州大地百废待兴的时期,富裕之地还屈指可数,习惯了清苦的行者对家徒四壁的贫穷并不在意,吸引我们一群考察西南丝绸之路的青年的是:古老的民俗—男孩头前顶留一块方形的可主宰吉凶祸福而任何人不能触摸或戏弄的“天菩萨”头发;美丽的服饰—男女老幼必备之服“察尔瓦”和披毡以及姑娘的彩色百褶长裙;奇特的食物—坨坨肉、羊肉杂碎汤、涟渣菜、烤荞粑、泡水酒;神秘的原始宗教—为灵魂崇拜、祖先崇拜、灵物崇拜和迷信鬼怪的彝人主持占卜、祭祀和巫术等宗教活动的苏尼和毕摩;文化手工艺品—红、黄、黑三色的酒具、餐具、马具、兵械、法具等彩绘漆器;名胜古迹—西昌地震碑林、盐源公母山、春秋战国大石墓、博什瓦黑岩画、唐宋塔楼、明清庙宇……还有那著名的火把节。我一度沉醉于彝人的昨天。
  再审视李杰先生20年后的摄影作品,体验到由本应该远去的回忆至今仍近在咫尺而引起的震撼。这震撼来自疑惑:难道今天还是这样?凉山的彝人居然没多大变化!换言之,改革开放20多年了,风景名胜区如邛海、螺髻山、泸沽湖、美姑大风顶、冕宁彝海、雷波马湖和会理龙肘山—仙人湖等等美丽依旧,但彝人的今天为何依然贫穷?
  是因为交通不便吗?
  这里汉代称越間郡,隋唐称間州,南诏时改为建昌府,元朝置罗罗斯宣慰司,明朝定为四川行都司,清朝设宁远府,中华民国时称宁属。1952年建立的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脉北段的四川省西南部,地处东经100°03`~103°52`,北纬26°03`~29°18`,土地面积60423平方公里,北起大渡河,南临金沙江,辖西昌市和德昌、会理、会东、宁南、普格、布拖、昭觉、金阳、美姑、雷波、甘洛、越西、喜德、冕宁、盐源和木里16县,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如果说是交通的制约限制了对外开放,似乎难以自圆其说:汉代张骞出使西域,看到海外有四川的竹杖和土布,就回来报告汉武帝说西南边陲早就有一条对外交流的民间商道。之后,发生了“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元跨革囊”等一系列拓展边境的历代政府行为。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也经过凉山。
  这一条被称为西南丝绸之路的古道,从北向南沿着安宁河而下,今天的成昆铁路也基本走这条线。古今道路穿越大凉山,贯通了彝人的聚居地。绵延不绝的商贸活动理应带来人们改善自己生活状态的思考,但现实却非如此。记得小时候看过一部叫《达吉与她的父亲》的电影,大意是一位汉族父女经过凉山被彝人掠去拆散解放后才获团圆。我和主演的儿子小学同班,很长时间里都觉得那恐怖的奴隶生活简直就是天方夜谈。其实,大约在唐代,凉山彝人的主要支系古侯、曲涅迁入凉山时,就是带着奴隶来的。由于频繁的战争,长期掳掠人口和令人费解的文化因素,加速了奴隶制的发展。漫长的奴隶社会,凉山彝人的生活在整体上是极度贫困落后的,即便是奴隶主,也不过在黑暗简陋的居室里多了些枪支、银圆、烟土,处于这一社会最低层的奴隶群众,更是过着吃蒿草耙、披破羊皮,干牛马活以及任奴隶主买卖、杀戮的悲惨生活。“锅庄娃子”劳作一天,晚上睡觉时,要用木枷锁住手脚。历经两千多年到20世纪50年代,彝人的生存阶段居然还停留在奴隶社会!那是真正的奴隶制,比藏族的农奴制都要原始。10多年后的阶级斗争的年代对彝人的破坏性冲击恐怕远逊于其它民族,因为彝人用“乌蛮”、“白蛮”,“白彝”、“黑彝”来划分群体和阶级并进行不懈斗争古已有之,“打冤家”是世代相传的习俗,厮杀传承了仇恨,猜疑取代了友谊。看来,中华民族中的一个群体居然以最落后的生存状态繁衍生息在一条绵延不断的古道上,有些不可思议。
  今天,大凉山有公路、铁路、机场,甚至还有航天发射基地。这里地处川滇两省的结合部,西南大动脉成(都)昆(明)铁路线和108国道(北京至昆明)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铁路通车里程达到387公里,公路通车里程达到近两万公里;西昌至成都、昆明航班已达每周15班。布拖离昭觉、美姑、雷波、金阳、喜德、越西、甘洛、冕宁和普格等凉山各地间的距离都不远,从几十公里到一两百公里,县城之间的公路大多是近年新修的,也没有特别高大险峻的山脉,比较顺畅。只是凉山腹地各县城以下的土路就比较差,遇到5月以后雨季就泥泞不堪。总体上看,交通状况已经基本满足群体的发展需求。
  是因为自然条件恶劣、资源匮乏吗?
  彝人世代在云贵高原和康藏高原的东南部边缘地带的高山河谷间生产劳作,繁衍生息。神奇秀美而广袤丰饶的土地江川养育了一代代的彝人。凉山州的耕地面积314790公顷,地形气候复杂多样。州府驻地西昌市,海拔150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可谓“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因此拥有“小春城”之美誉。又因夜月格外明亮,而有“月城”之雅称,州府西昌市是闻名中外的航天城。凉山地处资源富集、开发潜力巨大的攀西地区。最具特色的有四大资源优势:一是极为丰富的农业资源。安宁河流域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光、热、水、土资源十分丰富,农作物产量高、质量优。二是富甲天下的水能资源。国家在“三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上规划的14座百万千瓦以上的大型水电站中,凉山境内就有9座。三是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稀土、铁矿石和铜铅锌锡等不仅储量大,品位高,易开发,而且综合利用价值高。四是由绚丽多彩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构成的丰富的旅游资源。
  不过,对于普通的彝人,其生产主要的农作物有苦荞、花荞、燕麦、小麦、青稞、土豆、玉米、水稻等,种植历史最为悠久的主要蔬菜被称为“圆根”(酷似汉人称的萝卜),生产方式属于杂谷栽培农耕经济文化类型,还从事羊、猪、牛、马等畜牧业生产。在缺乏平原水利灌溉条件的山区,想仅靠农耕过上富裕的生活,还难以找到合适的参照系。
  今天,是什么拌动着凉山彝人迈向小康和谐生活的步伐?
  一个自然条件并不十分恶劣的地区,居住群体的发展如果不是因 为交通和资源的限制,那最好在文化上寻找原因。上个世纪90年代末我调到华南师范大学教书,从美学行走到人类学,对文化理论有了一点了解,或许可以用来试试阐释彝人的窘境。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后天习得的行为。有关文化的理论中最早和影响最大的是受达尔文等生物进化思想的影响而提出的文化、社会的进化观。代表人物泰勒、摩尔根、斯宾塞、弗雷泽等学者,他们认为人类文化同步的纵向发展,将达到共同的终点。以这种单线性的进化理论来看彝人的文化,即使可以发现李杰的图片里描写的 “从刀耕火种到马拉牛犁” 那样的进步,也难免得出仍然落后于其他群体的结论。
  我的一位前辈,因为抗战时曾在凉山游学,近年来聚集一批当年燕京的同学,希望帮助彝人摆脱贫困。这些早已退休而散居在海内外的古稀老人,遵循“因真理得自由而服务”的燕京大学校训,刚开始是往大凉山送医送药,后来又送医疗器械加培训,再后来是集资购买良种羊赠与贫苦的彝人,一批羊没有了(死了丢了卖了吃了等各种原因)再送一批,费尽心机,百折不挠。他常年奔波于京城与大凉山,在成都歇脚时偶有相遇,谈起个中艰辛,无怨无悔。弱势群体为了防护,自我封闭的心往往是麻木的,需要爱的甘霖来滋润。我感佩于前辈的伟大奉献,但也觉得这样一点点让彝人的生活进化,真是愚公移山。
  19世纪末20世纪初,古典进化论在理论和方法上的一些缺陷暴露了出来,出现了反对进化论的传播论(diffusionism),认为世界上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之所以类似,很少是因为共同进化的原因,而多是由某个地方一次产生并向各地传播造成的。文化的采借多于发明;不同文化间的相同性是许多文化圈(区域)相交的结果。不同文化之间的横向联系,构建了人类文化史。传播论者在研究中提出文化圈(culture circle)和文化层(culture stratum)的概念,前者指文化在空间上的扩散,后者指文化在时间上的积累。用这两个概念来分析人类文化现象,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历史方法。传播论虽然提出了创新的见解,但后来渐渐走上了极端,如英国的传播论派以为世界上的所有文明都出自古埃及,实在难以置信。
  居于一条千年古道旁,不乏传播渠道。在彝人的精神领域,我看到的并不是一个开放的文化模式。没摆脱传统的农耕劳作方式,对外界充满戒备和猜疑的心态和观念上的“软封闭”,可能是阻碍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到凉山,随处可见对外界的封闭意识。记得我当年在成都体育学院谋生,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研究对象,有一年火把节,我避开了喧嚣的首府,与一位日本人类学家来到布拖的一个小村庄,观赏原生态的口弦和月琴演奏。月琴是彝人最喜爱的乐器之一,仅有两根弦;口弦是用竹质、铜质制成形状像竹叶的簧片,在中间有一簧舌,靠控制呼吸来调节音色,演奏的音色十分美妙。奔波了一天,在县政府招待所吃完饭后,一位全副戎装的精壮汉子前来,敬礼,自我介绍是本县的外事警察,宣布外国人不得进入布拖这样的非开放地区的规定。我紧张地询问将受到怎样的惩罚,答曰:驱除。随之,外事警察和县政府官员很客气地将我们送上车。当时全国改革开放已过去若干年,布拖仍然是“非开放地区”!据了解,当时布拖并没有任何象样的军事设施、高新技术行业或商业机密。最大的顾虑是怕外界了解是彝人的贫穷。这使我联想到从西方全面传入的体育,在东方古国产生为了金牌不顾一切(所谓“一金遮百丑”)的扭曲,看来我们为了脸面用以掩盖自卑和贫弱是可以无所不用其极的。内心的封闭可以异化外在的传播。
  历史特殊论,是美国的博厄斯以实证论和经验论为依据,用人类学调查资料来恢复某个民族的历史面貌,重构历史的理论。“每一个文化集团(族体)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历史,这种历史一部分取决于该社会团体特殊的内部发展,一部分取决于它受到的外部影响”。它批评进化论和传播论。否定纵向性进化,认为并不存在人类文化发展的普遍法则,必须从研究每个民族的特殊历史开始,通过局部的研究了解整体。进行横向的“动态变化”研究是其主要方法。博厄斯的弟子本尼迪克特1927 年出版研究印第安部落的名著《文化模式》 一书认为,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文化模式。
  彝人的火把节,可以说是特殊文化的标示。火把节里,有许多男女老少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和游戏活动:彝人式摔跤,参赛双方对抱抵肩,双手紧抓住对方的腰带,身体下蹲,观众围成一圈;赛马时骏马精心打扮,骑手身着盛装,沿着椭圆形转圈;至于“老虎抱蛋”、“老鹰抓小鸡”、“母马守子”等游戏重在守护;最典型是“磨担秋”,转着圈悠荡……传统的身体运动遵循了圆圈闭锁的特殊形式。
  以马林诺斯基、拉德克里夫—布朗为代表的学者强调文化功能论,认为文化是一个整合的系统,在一个特定共同体中,文化的每一个因素都扮演一特定的角色,具有特定的功能;需要了解各个组成部分对整体的贡献及相互关系。社会人类学大师马林诺斯基是20世纪初最早在中国提倡实地社会调查的北大教授陶孟和在英国的同学,也是曾赴彝人地区调研的费孝通先生的老师。这个学派虽然对我国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影响很大,却难以根本上解除彝人的困境。
  从奴隶社会一步跨入社会主义后,彝人的滞重缓行令人深思。据政府官员的业绩宣布,2001年,地方财政收入比1952年净增了8亿元。6万多平方公里仅仅8亿元,珠江三角洲一些民营企业一年可以达到的产值,还不够一所大学建一个像样的新校区。偶有海外学者分析原因,说中国政府对少数民族不好,这不是事实。我在阿拉斯加访问过土著的村落,比较经过早期大肆杀戮至今仍然麻木地生活于贫穷困境中的美国印地安人而言,中国彝人很幸运。
  20世纪30年代,经过改良的学派—新进化论重新崛起,代表人物怀特认为:每人每年所获得的能量是衡量文化进化阶段的惟一指标,从单线进化到普遍进化;另一位学者斯图尔特受早年学习地理学和动物学的影响,倡导多线进化的文化生态学,现已发展成一门探究人与环境关系的学科—生态人类学。人文社会学科的各种理论都不能说是绝对真理,都有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和不同的视角,各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应该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适宜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解释和说明。较之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其他如心理学派、认知学派、文化阐释学等各种理论、学说和观点,文化生态的理论似乎更有利于彝人的发展。
  转变劳动方式,发展第三产业,借传统文化撬动生态经济,利用软硬资源开拓市场,彝人才能过上好日子。记得我上个世纪70年代第一次进九寨沟,坐的是运载木头大卡车,后来森工局停止在那里砍伐木材,九寨沟才变成世界级的风景区,当地农民才真正抱上了聚宝盆;松潘、红原、若尔盖的退耕还林、减牧还草,积极加入“大九寨”旅游开发,走上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最近欣闻布拖打算推出的高原风光旅游区,可能受了毗邻的美姑县的启发:美姑号称凉山彝文化的发祥地,有个“彝族毕摩艺术团”,成员个个身怀绝技,他们驱邪撵鬼、占卜祭祀,表演赤手伸进滚烫的油锅,光脚踏上烧红的铁铧,用嘴咀嚼烧红的木炭,颇具神秘色彩。别说它是封建迷信,就说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不也是宗教祭祀吗?
  面对休闲时代的来临,彝人地区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将带来越来越显著的经济效益。彝人不会永远贫困。
  愿彝人的明天美好。

文章来源:《布拖记事---大凉山腹地彝人生活实录》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自序】
【概况】
【20世纪1980年代的布拖】
【21世纪初年再到布拖】
【乡村小学】
【乡村卫生站】
【从刀耕火种到马拉牛犁】
【退耕还林】
【家庭财富积累方式】
【赶场】
【火把节】
【丧葬与祭祀】
【外出打工的彝人】
【“布拖”话题众人说】
·关注彝人的生存和发展——读李杰的《布拖记事》
·彝人的明天
·心若在,梦就在
·常态与本色—彝人生活图景
·悄然变换的“时尚”
·陈 述
·责任—读李杰的《布拖记事》
·大雾弥漫的早晨
·彝人村落
·村头的女人们
·晒泥炭
·冬日
·背弟弟的少年
·早晨的阳光
·坐在税改公示栏墙下的彝人
【李杰访谈】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网站动态 | 联系我们 | 客户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友情链接

雅昌专家顾问  雅昌法律顾问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粤B2-2003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