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观点拍卖收藏画廊摄影当代艺术监测中心图书网华东站艺术中国
艺搜专题视频艺术家网展览书画精品导购雅昌指数华南站English



·《吴冠中全集》 ·人民美术出版社 ·世纪可染---文献集
·傅抱石全集(6卷) ·紫禁城出版社 ·上海中国画院书法篆刻集
·首部高仿真版巨著:中国写实画派 ·吉林美术出版社 ·北京画院·上海中国画院50年
·世纪可染---作品集 ·广西美术出版社 ·《叶浅予中国画作品集》
艺术图书 >> 摄影摄像 >> 布拖记事---大凉山腹地彝人生活实录 >> “布拖”话题众人说


常态与本色—彝人生活图景

连载:布拖记事---大凉山腹地彝人生活实录
作者:李杰 
出版社联系方式:其他 电话:

             赖 武
             自由撰稿人

  一本书、一张图片能把你的心带到某个地方去或勾起你对某地因时间太久而逐渐淡化的印象,想来多半是其中很多“眼见为实”的细节起了作用。读李杰的《布拖记事》,让我产生一种直觉,那些细节似乎同我曾经所见没有什么不同。书中有一章是“二十年前的布拖”,其余章节中的很多图片如果不读下面的拍摄时间,我感觉仿佛也是“二十年前的布拖”,因为布拖彝人有太多和过去几十年前甚至几百上千年前相似的生活,而作者自那二十年前最初的接触之后,再次贴近了这种变化甚微以至于看不出什么波澜的彝人生活常态。
  1977年的夏天,我去大小凉山采集生产治咽喉炎的中成药所需的原生植物“金龙胆草”和“油橄榄”,两个多月时间,差不多把彝区跑遍了,进了不晓得好多次火车站汽车站,而这些地方常有彝人打堆,弥漫着一股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特有的气味。那时不管是从昭觉还是从普格去布拖都是土路,夏季雨多、常塌方,坐车进去很冒险。长途车班次很少,错过就没有了。很多地方不通车,有些地方要绕多大一圈才能到达那里。即使在最无聊的等车时,我压根儿也没想过凉山会有什么变化。也不去比较凉山里哪里穷哪里富,看到的和感觉的是所有在这片土地上的彝人都一样。
  火车穿过的地方,往往从车站到县城要徒步走半小时,如甘洛、越西等。路上见不到几个彝人,但一到街上,就能看到彝人打堆,有抱着猪的、羊的、鸡的,就蹲在街边墙角。彝人好酒,他们身上现钱很少,常拿家禽生畜换酒。当时消费的水平,我还记得,住县委招待所四人间,五角或六角钱一张床(绝大部分是空的);在美姑,一个彝人卖一只大羊子,喊价五元钱(边卖边说,吃了肉羊皮还可拿来做衣裳);越西上等的麻苹果一角二分一斤(全都是山上生长的青而脆的甜酸苹果);甘洛的核桃八厘或一分钱一个(彝人爱把长裤脚扎紧,装满核桃,腰带处再扎紧,就放在脖颈上扛起走)。那里的商业贸易恐怕是当时中国最滞后的地区之一,山区里的彝人差不多只能采用原始的以物易物方式获取想要的东西。
  即使在汉族人相对多一些的昭觉和西昌,蹲在地上的一般也是彝人。因物质太贫乏,就算是山里彝人卖了些现钱,也不会给他们极其简单的生活带来些什么变化。当时我并没有过多地去想这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心里仅隐含一丝对显不出精彩和振奋的单调生活的同情而已。今天读到《布拖记事》才激起些心思:这种彝人生活状态是从什么时候又是怎么开始的,还会持续多久?
  因为副题是“大凉山腹地彝人生活实录”,所以单看目录,就能得出本书是一本“田野调查”的印象,及至把十大部分200多幅图片读完,才多少有些意外,这是采用别一种手段的“影像实录”。它比我印象中的彝人生活已经丰富了许多,却仍然是最大众最底层最日常也是最原生态的呈现。我从中能看到作为一个民族在一个有限地理环境中保持其本色的恒久因素。而这在过去或现在常被人们所漠视,或者说被摄影镜头不经意地整体地忽略了。
  西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集中最丰富的地区,这里的摄影人能非常便利地走进少数民族生活区域。少数民族的文化、宗教、风俗,甚至所处的山川自然及他们的形体容貌,都一度成了十分风靡的题材。那些用表现主义进行创作拍摄的图片不仅使少数民族生活看起来异彩纷呈,而且像天堂一般美好,充满诗情画意。
  正是因为图片的集中表现,让很多人以为火把节是彝人风俗文化的代表。其实,那种主办的越来越具有艺术性的火把节表演距彝人的生活本质已经很远了。而很多主流媒体却偏好这些更上镜更戏剧化更奇特的少数民族的图片,哪怕其民族服装只是节日才穿或者许多是文娱团体的演出服。为了开发旅游或为了满足外间一般人的猎奇心理招揽读者,采用丰富的手段组织的民俗活动表演无疑有很大的刺激性。但即便抛开其中虚假的成分,只从火把节去了解彝人的文化或传统,了解他们的精神,那也是片面的。
  李杰自己也说他二十年前去布拖带有“创作”的眼光。可能书中所载的二十四幅“二十年前的布拖”的图片在当时的拍摄潮流中是“边缘”的,但却和他21世纪开始拍摄的彝人生活有机的接上了,甚至他不说,读者未必看得出这二十多年时间跨度有多大差异。事实上,他的视觉和拍摄方式同现在对少数民族题材保持高度热情的主流摄影家已然拉开了距离。少数民族一直是很抢眼很出彩的题材,已经成了高刊载率的图片内容,人们不难看出其表现的千篇一律。
  如果只涉及单一的题目,比如“赶场”“火把节”或“丧葬与祭祀”,兴许还能与其他人的拍摄找到相似点,但构想一本书,做成“彝人生活实录”,对无论民族文化还是摄影观念的考虑就会是一个难点,要扪心自问,拍摄如此日常化、如此平凡、如此缺乏戏剧性、很少起伏和高潮、看不出具有强烈时代感及艺术审美价值的图片,意义何在?而且这种拍摄方式使你坚持下去的同时会反叛许多原先已吸纳的摄影理念,并细究越来越多摄影以外的东西。一句话,将《布拖记事》进行下去的原动力与摄影创作或壮大摄影家的声威不沾边。阅读这200多幅图片,我看不见隐藏在后面的摄影家,就好象我自己又走进了大小凉山。
  看到了闲时蹲在山坡上或院墙外的老少彝人,看到了扛起犁头下地或坐着马车外出的彝人,看到了背起娃娃读书和在墙跟前输液的彝人、背柴火捡泥炭的彝人,还有带着三个娃娃的两口子,出去打工挣了钱置办些家具在家里的年轻人;还看到了本为精神贵族,平素却与其他彝人的生活没什么两样的毕摩;尤其是村舍周遭植被稀疏、土地枯涩,似乎没什么资源。所有这些,让我们接近一个主题:彝人到底是怎样度日的,是在怎样的地理环境中延续种族并传承文化的?
  许多人都知道大小凉山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但对这块土地却了解很少。这里是西部高原和东部山地相接的区域,从谷底到山峰的最大相对高度甚至超过了五千米,更有众多江河纵横切割于这里的高原山地而形成密布的陡峡深谷区。正由于山高气寒,才把美姑县境内的黄茅埂东西两边的山脉称为小凉山、大凉山。大凉山为褶皱背斜山地,山脊舒缓宽阔,地理上称其为凉山山原,因河流(如大渡河、安宁、金沙江)深切,山间多断陷盆地,有所谓“凉山十坝”之称,其中布拖坝号称凉山第一大坝。因其海拔大多在二千至三千米以上,所以这些坝子其实是高山坝子。小凉山属短轴背斜山地,海拔虽才二千米左右,但因岭谷高差大,所以有“大凉山不高,小凉山不矮”的说法。
  在凉山,我们看不到真正高原上的宽阔草原或完全的牧民,同时也看不到丘陵平原那种阡陌纵横的田亩或十足的耕农。因为,不管是陡峻的山地,还是宽缓的平坝,大小凉山都是高寒山区,绝大多数彝人就生活其间及较低的二半山(中山地区)上;他们定居于此,必须依靠耕作农产,但其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又使得他们不可能放弃畜牧。
  这里的高海拔耕地通常处在30~70度斜坡上,称为“望天地”,难以实施人工灌溉系统,只能种植类似荞麦、土豆的低产作物,收成好坏多半看天意;又因地势故,耕地零碎分散,为了方便种植,彝人只能随耕地居处。所以,在高海拔彝区很难看到较大规模的聚落,这无疑会造成彝区交通不畅、封闭隔绝的状态。每个进入凉山腹地的人都难免提出有关生存的沉重的疑问:这里怎么去发展商品经济,怎么去扼制贫困?《布拖记事》提供的是这种独特地理环境中的彝人生存状态,这种状态从古到今持续着,好象没有改变。对彝人来说,这不完全是生存的选择,更重要的是适应。
  “家庭财富调查”惊心动魄,其中很多影像反映了彝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之低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根据《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所列的贫困县,凉山占有十个,布拖即在其中。整个彝族自治州人均年纯收入低于400元以下的建卡有17万户,87万人。这些贫困户主要生活在高寒山区,其余生活在二半山。《布拖记事》让大多数没有机会去凉山的人们深切地感触到自然环境对一个民族的存在起着多大的作用。这里没有文化自大狂者所期待的东西,但其人类学的意义、即在民族文化学上的意义却会在时空的延续中逐渐显现。
  这些影像成功地把我们带进了彝人真实的生活,令我们醒悟,自己与彝人的差距太大,我们并不了解他们。假如我们也足够深入,足够有耐心并摒弃那些无意中受少数民族宣传影响太深而形成的习惯性思维,那在大小凉山就会真切地看到彝人的生产生活习俗,而不是只看到一个“旅游胜地”的假象和一些改头换面的伪民俗。
  如今很多人认定,凡少数民族都有深藏的秘密,鲜为人知的神秘活动或奇风异俗成了他们极力“探索或发现”的焦点热点。彝人的风俗从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到生产交易、宗教信仰,再到节日娱乐、天文历法、音乐文学等十分丰富,也可以写成厚厚的一本大书。
  然而,《布拖记事》展现的是在今天所能看到的彝人普遍的生活,而且,其中有当代生活共同面临的主题,如教育和医疗、生产与环境(“退耕还林”)、交易(“赶场”)与打工等。从这些主题可以实实在在地感受彝族的坚韧与顽强,也可以深切地体会彝族的艰难与沉重。这着实打破了我们多数没有去过大小凉山而仅对彝族火把节对察尔瓦、天菩萨,对百褶裙、对彝族的漆绘工艺品的好奇心,甚至对苏业驱鬼、毕摩祭神等所抱有的梦幻绮念。
  川西的河谷大都呈南北向,在大凉山以北的大渡河东流后,其下又有越西河、普雄河、西溪河、会通河及长三百多公里的安宁河,均是南北流向。所以,其河谷地带能成为自古以来南北交通要道,在学界向有“氐羌走廊”或“藏彝走廊”之称,即民族迁徙的孔道,著名的南丝绸之路也是经过这里而达滇、缅(甸)及印度(即“蜀-身毒道”)。
  从古蜀最早的迁徙即蚕丛氏的南迁的线路来看(其后开明氏被秦所破,也从此经过逃往越南),或许有理由把彝人看作是与古蜀同族。就连现在云南大姚、姚安(即今楚雄境)一片的彝族也是这次民族迁徙延伸出去的一支(《史记·三代世表》正义:“先称王者蚕丛,国破,子孙居姚、間等处”)。
  凉山地区的土著叫邛人,汉代称邛都或邛都夷(汉代越間郡郡治邛都县,即今天的西昌境内)。大概后来发展的彝族是氐系民族南迁至此与邛人长久融合形成的。当代人类学者或民族学家不断往返于这条民族迁徙与融合的走廊,进行深入而广泛的文化考察。从族源上讲,不管彝族是承袭了氐系文化(与古蜀同源),还是牦牛夷(奉牦牛为图腾的羌族)在此被邛化而演化成彝族,抛开古书千头万绪的记录,再把学者们细大不捐的考察放在一边,就看彝族实录的生活影像,我们似乎就能看出一个民族的原始形态及同我们远祖相联系的蛛丝马迹。
  李杰曾说:“我不会像学者那样去研究得很深入,但我可以从彝人的生活中了解很多东西,而把他们的现状老老实实地拍摄下来。那些地方我反复去,大家很熟,相处得很自然很平常了。所以我能够在镜头里再现那里的人和环境原本的样子。过后一看照片,觉得那样是很可靠的。”基于这点,布拖影像没有夸大镜头的作用,是记事、实录,却更逼近人文本质,尽管他们并非看起来很美。

文章来源:《布拖记事---大凉山腹地彝人生活实录》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自序】
【概况】
【20世纪1980年代的布拖】
【21世纪初年再到布拖】
【乡村小学】
【乡村卫生站】
【从刀耕火种到马拉牛犁】
【退耕还林】
【家庭财富积累方式】
【赶场】
【火把节】
【丧葬与祭祀】
【外出打工的彝人】
【“布拖”话题众人说】
·关注彝人的生存和发展——读李杰的《布拖记事》
·彝人的明天
·心若在,梦就在
·常态与本色—彝人生活图景
·悄然变换的“时尚”
·陈 述
·责任—读李杰的《布拖记事》
·大雾弥漫的早晨
·彝人村落
·村头的女人们
·晒泥炭
·冬日
·背弟弟的少年
·早晨的阳光
·坐在税改公示栏墙下的彝人
【李杰访谈】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网站动态 | 联系我们 | 客户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友情链接

雅昌专家顾问  雅昌法律顾问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粤B2-2003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