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观点拍卖收藏画廊摄影当代艺术监测中心图书网华东站艺术中国
艺搜专题视频艺术家网展览书画精品导购雅昌指数华南站English



·《吴冠中全集》 ·人民美术出版社 ·世纪可染---文献集
·傅抱石全集(6卷) ·紫禁城出版社 ·上海中国画院书法篆刻集
·首部高仿真版巨著:中国写实画派 ·吉林美术出版社 ·北京画院·上海中国画院50年
·世纪可染---作品集 ·广西美术出版社 ·《叶浅予中国画作品集》
艺术图书 >> 摄影摄像 >> 布拖记事---大凉山腹地彝人生活实录 >> “布拖”话题众人说


悄然变换的“时尚”

连载:布拖记事---大凉山腹地彝人生活实录
作者:李杰 
出版社联系方式:其他 电话:

              易丹
          四川大学中文系 教授

  朋友李杰多年不见,突然打来电话,说有一个影集出版,约我写些文字。
  影集是他多年在四川凉山布拖拍摄的一些作品的合集,选自从1983年到2006年的照片,跨度二十多年。老照片中,有我曾经见过的。而从大概2000年起拍摄的新作品,却是第一次见到。
  先说影像。
  摄影者将对象纳入自己的镜头,不可避免地都是对自己主观意识的表达。所谓“写真”,其实更多的是“表现”。我们可以在摄影的流派中找到“写实”、“观念”、“超现实”等等说法,也可以在大众摄影的圈子里找到诸如“艺术照”、“风景照”等等类别,但所有这些,都无一例外地与那个躲藏在照相机取景框后面的眼睛有关,与操控着这只眼睛的那个摄影者有关。从这一点来说,摄影也许是最具欺骗性的艺术:“真实的”影像经过诸多技术环节(成像、冲印、对比度、分辨率、冷色暖色……)如此触目惊心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以至于我们往往会忘记那举着相机上下左右晃动、寻找“最佳角度”的手,忘记那只悄然规定着观者视线的取景框后面的眼睛,忘记主宰着整个画面的那个摄影者的大脑—他的价值取向,他的意识形态,他的审美趣味和他的文化语境。
  李杰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所拍摄的布拖影像,或多或少地呈现出那个时代的某种摄影“时尚”。彝族老人被风霜雕蚀的面孔,少女腰间拖迤的百褶裙,荒芜而坚硬的村头小径,这些东西往往是一个外来的摄影者在布拖或者其他任何一个“偏远”地方进行创作所关注的影像,是那时摄影“审美”的必要元素。大约也是在那个时候,曾经看到李杰拍摄的一组彝族少女的照片。作为观者,我对照片中的少女的美丽大为惊叹。现在回想起来,那惊叹实际上基于一种最本质的猎奇心态:在如此“偏远”和贫困的地方,衣衫褴褛的少女站在脏乱差之中,却显出与她们的周遭环境格格不入的高贵的美丽。这高贵的美丽之所以惊人,是因为我在看到这些影像之前,已经先入为主地为她们预设了一种观看框架,并在这个框架中预设了(通过各种信息的虚构和自我的想象)她们的存在方式。当经过李杰的镜头筛选的少女们呈现在我面前时,她们的美丽出人意料地超越了此前的种种预设,我的惊讶也就顺理成章。从这个意义上讲,李杰那时的作品很好地契合了我,以及大多数像我一样的观者的阅读期待,通过惊讶和感叹满足了我们的审美猎奇。
  此后的作品却开始发生变化,猎奇的“时尚”逐渐让位于更加平淡无奇的生活场景和人物,照片的“作品感”被淡化了,甚至被赋予了一种“文献性”。单纯从影像的角度讲,这些后来的作品似乎更加“客观”或者“写实”,摄影者的主观选择似乎更加隐晦,或者被更深地隐藏了起来。当然,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这些作品中,主观选择不是被消除,而是被隐藏。因为即便在这些更加“生活化”的影像背后,摄影者的眼睛仍然是主宰。这也就意味着,李杰试图通过这些更加平实的影像,引导观者以一种非猎奇非审美的方式去关注那个“偏远”地方的实际生活,关注那些与我们自己的日常生活相隔遥远的人们。田间的劳作,阳光下慵懒的休息,外出打工归来的彝族农民拥有的第一件室内家具……照片的作者似乎在努力创造一种整体性,我无法为这种整体性找到一个确切的定义,但它肯定存在于这些照片之中。也许,李杰是想通过自己的这些作品,形成一种关于布拖彝族农民生存现状的人类学田野调查,只不过这田野调查是通过影像完成?在这些作品里,看者与被看者之间的关系,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仍没有本质的改变,但其中的看者,其中的我,却已经有了很大不同。
  再来说说“时尚”。
  稍感遗憾的是,李杰的这本摄影集中没有更多地收入二十多年前的作品。相对于2000年以后的照片,前面的影像仅从数量上就显得单薄,让我们失去了更多的对比机会。不过,在这当中仍然有许多引人注意的东西。例如,摄于1983年的“拖觉·缝制百褶裙的女人们”和摄于2006年的“乐安乡·挖泥炭的人”。1983年,女人围坐在地上,缝制她们的传统服装百褶裙。虽然头上戴着军帽或有沿帽,她们的衣装仍然是传统式样,绣花,镶边……2006年,女人依然带着有沿帽站在坝子上,身上的衣装却已经是西式罩衫,带拉链的套衫,裤子。当然,这是劳作时的穿戴。也许我们不能就此做精确的对比,但变化仍然毫无疑问发生了。根据李杰自己的说法,作为贫困县,布拖接受了许多城市的捐赠。其中,城里人捐来的旧衣物被分散到各个家庭,大人、孩子、男性、女性,差不多不约而同地将这些衣物派了用场。而在这过程当中,彝族人自己的传统服装逐渐退位,“时尚”在悄悄地变化……
  根据文化人类学的说法,在世界范围内,没有哪种文化会“听任身体一无修饰”。或者换句话说,所有的文化都必然涉及到为身体“着装”。布拖的彝族当然也在自己的历史中形成了一套为身体“着装”的既定方案。既然“着装”是文化行为的一个方面,那么这些在照片中的妇女们的“着装”向我们表明了什么吗?作为贫困县的居民,作为接受捐赠的人,她们(甚至他们)的“着装”方案的改变有多少被迫的性质?如果她/他们逐步富裕起来,她/他们会重新找回那些镶边绣花的传统服装,还是会自己购买更加高级、更加“现代”或“时尚”的服装?比如摄于2003年的作品中那个火烈村外出打工归来的成鬼,迷彩式样的T恤衫,西式长裤,时髦的运动鞋。这个成鬼,他如果有了更多的钱,会不会为自己购买报喜鸟西服或鳄鱼牌短袖?天冷的时候,他还会裹上察尔瓦御寒,或者干脆弄一件毛呢的西式大衣穿上?也许,当布拖县的经济得到发展之后,当彝族农民的生活逐渐步入小康之后,他们的传统服饰会逐渐变成节庆仪式上的穿着,变成迎接旅游客人的晚会上的表演服,变成更多的摄影者镜头中的符号,变成外来考察和参观的人们眼前博物馆性质的展示,就像汉族和其他许多民族的服饰一样?
  对于这些问题,我无法回答,我相信李杰也无法回答。作为彝族日常生活的旁观者,我们只能提出问题,我们不能也不可能替代他们为明天寻找答案。但当我提出这些问题的时候,我已经清醒地意识到,李杰关于布拖的影像讲述,已经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摄影作品。那些照片所展示的东西,已经溢出摄影艺术或摄影美学的边界,漫延到一个更加宏大的图景里,一个更加复杂的语境之中。从某种程度上讲,李杰的这些作品已经从摄影的猎奇,转化成了更加聚精会神的影像的关注,人文的关注。无论时间已经逝去多久,无论时间还将延续多久,起码在李杰的这些作品里,一种生活状态已经被记录,一个时代已经被定格,一种变迁已经被雕刻成不容置疑的历史。
  套用西方摄影史上那句名言(摄影是寻找“决定性的瞬间”),我在这里想说,李杰的布拖影像在这一个“偏僻”的角落里,为我们找到了一个决定性的时代。

文章来源:《布拖记事---大凉山腹地彝人生活实录》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自序】
【概况】
【20世纪1980年代的布拖】
【21世纪初年再到布拖】
【乡村小学】
【乡村卫生站】
【从刀耕火种到马拉牛犁】
【退耕还林】
【家庭财富积累方式】
【赶场】
【火把节】
【丧葬与祭祀】
【外出打工的彝人】
【“布拖”话题众人说】
·关注彝人的生存和发展——读李杰的《布拖记事》
·彝人的明天
·心若在,梦就在
·常态与本色—彝人生活图景
·悄然变换的“时尚”
·陈 述
·责任—读李杰的《布拖记事》
·大雾弥漫的早晨
·彝人村落
·村头的女人们
·晒泥炭
·冬日
·背弟弟的少年
·早晨的阳光
·坐在税改公示栏墙下的彝人
【李杰访谈】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网站动态 | 联系我们 | 客户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友情链接

雅昌专家顾问  雅昌法律顾问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粤B2-20030053